《轉念看世間》父母打開 孩子閱讀之窗

郭書宏 |2010.03.22
147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閱讀能豐富生命,也是協助兒童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口。根據專家學者研究顯示,早期閱讀對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語言能力、人際互動、情緒及學習能力都有直接的影響。

秉持「閱讀向下扎根」的理念,本周《轉念看世間》專題,特別邀請法鼓山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及台北市立圖書館館長洪世昌,與讀者分享如何將閱讀融入生活,及提升閱讀的興趣,共同營造全民閱讀環境。

這些年來,台灣積極推展全民閱讀運動。就您的觀察,如何看待國內整體閱讀的風氣與現象?

果賢法師:閱讀風氣與環境息息相關,台灣閱讀風氣有愈來愈好的趨勢。近年隨科技等因素,帶動出版業的發展,加上政府推動閱讀,出版種類琳琅滿目,閱讀風氣也隨之提升。

在閱讀風氣提升後,進而要思索的是「閱讀後有無吸收」,及「如何選擇一本好書」。我認為,閱讀首要多「聞」,廣博接觸正向出版品,且清楚自己適合的讀物,再來是深「思」,將閱讀到的知識轉為生命的養分,最後是「修」證,將知識化為行動,以利人群。

洪世昌館長:閱讀力等於競爭力,近年台灣閱讀風氣在大力推動下,成長趨勢可從台北市立圖書館統計數據得知,像去年北市圖有三百零二萬人次借書,較前年成長兩成 ;在在顯示,民眾的閱讀力持續且成長中。

從分齡統計看,三十一至五十歲仍是閱讀主力人口,占北市圖全年借閱量的近五成五,反而是兒童、國高中生總借閱率不到一成五,顯示兒童與青少年閱讀市場開發潛力無窮,結合校園推廣閱讀,無疑是提升閱讀風氣的重要策略。

譗閱讀豃是獲得知識、創造思考的重要基石,對孩子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請問,該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呢?

果賢法師: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父母的責任。現代人生活忙碌,閱讀時間減少,但父母得設法找出時間,讓陪孩子閱讀成為親子相處模式之一,且家長應尊重孩子獨立人格與判斷,不可強制孩子該與不該閱讀什麼。

佛教講累世因緣,此生閱讀後的知識將帶到來生,因此全民要從小就建立起終生學習概念,建議大家試圖發掘書本的「6W1H」,也就是誰(who)寫書、為誰寫(for whom)、為何(why)而寫、寫些什麼(what)、在那裡(where)發行、何時(when)出版,及如何(how)完成著作,讓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書本構連,讀出生命的味道。

洪世昌館長: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必先以身作則,盡早讓孩子接觸出版品,針對學齡前的嬰幼兒,父母可安排「床邊故事」,以繪本與圖畫書念給孩子聽,再逐步增加文字的閱讀,讓閱讀習慣向下扎根。

隨科技發達,許多人找資料多透過網路,然而網路資訊並沒有經過篩選與整理,資料經專家鑑定、整理過的圖書館,才是最佳資料庫。師長與父母應鼓勵孩子多利用圖書館,並透過大量且廣泛的閱讀,找出其興趣。

該如何選擇好書?您有沒有推薦人生必讀的好書?

果賢法師:選擇好書應先看該出版社的風評與立場,進而檢視作者用字遣辭的精準度與文法邏輯,更重要的是書中議題是否符合利他、鼓舞人心,及引導正向思考。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著作的《戒律學綱要》,是我推薦的好書,本書講述佛制戒律,不僅有防非止惡之用,還有眾善奉行的積極面,以淺顯文字,配合時代觀念,將各種戒律的淵源、性質、意義與作用,做詳盡又有系統的介紹,讓讀者看到成佛之道,及擁有生命可遵循的踏實道路。

洪世昌館長:好書的定義將隨著讀者背景、學習歷程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好書除傳遞正確知識外,其內容創意特質要能引發讀者延伸閱讀,所以書籍的視覺設計亦很重要。

我心目中的好書隨成長歷程而有所不同,人物刻畫生動的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讓孩提的我印象深刻;天下雜誌的《發現台灣》套書,讓我對台灣有更深層的認識;儒家經典《論語》,更是我平日為人處世的圭臬。


洪世昌館長簡介:

.現任台北市立圖書館館長

.曾任台北市立圖書館研究員、分館主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期刊組、系統資訊組組長

.座右銘:

無欲則剛。

果賢法師簡介:

.現任法鼓山文化中心副都監

.曾任《人生雜誌》主編、《法鼓雜誌》主編

.座右銘:父母給孩子的印象,不是權威感而是安全感,父母輔導也陪伴他們選擇好書、閱讀好書,共同享受好書,談論好書,便是一幅一幅其樂融融的天倫讀書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