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從打工仔變地產大亨

 |2010.03.21
1212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地產商人王征,是誰?也許你不知道,但在香港亞視第七次易主過程中,據傳王征已取得百分之五十二的股權,並成功從台灣第三首富、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手中,奪得亞視主導權。他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亞視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且豪氣萬千地說:「要將亞視打造成亞洲的CNN」。

成績優秀

江澤民頒獎表揚

四十七歲的王征是上海第一豪門盛氏家族的第四代,也是「中國近代工業之父」盛宣懷的曾孫。他從母姓,母親王雲飛是「八路軍」的老戰士,繼父舒同則是原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而舒同也是書法家,與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私交甚篤。

傳言,毛澤東一生只收藏兩人的書法,除了郭沫若之外,另一人就是舒同。

王征的家世背景極佳,他本人也相當出色,想法尤其獨樹一格。一九八一年奪下上海高考(大學聯考)榜眼,以總分第二的佳績進入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主修俄語;畢業時,還獲江澤民(時任上海領導)頒發「上海市優秀大學生」證書。但王征放棄這張讓他可以自由選擇職業的「證書」,反而成為俄國文學研究生。

即將從研究所畢業時,他不像許多學生選擇蘇聯或東歐國家進修,喜歡另闢蹊徑的王征想到的是美國,也一下子就拿到錄取通知。但令人意外的是,他選擇研究的俄文在當地較冷僻,沒有獎學金,簽證增加不少難度,最後被拒簽。

赴港從商

一年就賺二百萬

面臨人生十字路口的王征,做出一個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選擇

;本來可以為長官當秘書的他,卻選擇直接到香港經商。文質彬彬的他行嗎?為此,他的十位老師進行了一次表決,結果九位搖頭,僅一位導師含含糊糊地表態

:「再看看,再看看。」

這一切都沒有改變他的想法。一九九○年,還未讀完碩士的王征,單槍匹馬跑到香港當「打工仔」。

王征最初從公司小職員做起,生活曾一度困難。但在公司打工不到半年,老闆看中王征的潛力,讓他成立一家公司,還給他百分之十的股份與紅利。王征回想起來,他說:「當時每賺十元就有兩塊屬於我的,所以我拚命做,第一年就賺進二百萬。」

做商人,「識時務者為俊傑」,當王征發現香港的大戶,幾乎全在上海的市中心「圈地」、投資數億人民幣時,他再度回到上海尋找機會。剛好,王征得知南京路等中心地段的居民要搬走,房舍要改建,他就到城鄉結合部找農民,以二百萬作為訂金,採用合建、聯建的方式蓋起了房子。這項決定也為王征成人生最重大的轉機。

買地出名

動遷王震驚上海

一九九二年,上海決定建造南北高架路,此乃當時頭號市政工程,急需大量房舍(動遷房)安置因工程而搬遷的住戶;政府為了徵集「動遷房」,也推出「實物批租」政策,規定可用「動遷房」換市內的土地。

王征是上海最早開發「動遷房」的人之一,也是第一批利用「實物批租」換得土地的投資客。當時只有二十八歲的他,換到南京路黃金地段一塊八萬七千三百六十平方公尺的土地,更讓上海市政府的領導們跌破眼鏡。王征轉眼變成上海的焦點人物,成了媒體口中的「動遷王」;為了報導這次「壯舉」,上海電視台還出動直升機。

這下真正賺到第一桶金了,王征回憶說:「後來可不得了,各地動遷辦主任都請我吃飯。上海天天擴建,基本沒有低於五千平方公尺,到一九九三年年時我就賺了一點七億人民幣(約台幣七億八千萬)。」

風暴求生

百折不撓借到錢

然而,生意場上從來就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襲擊香港,整個香港都在借錢,誰借到錢就意味著誰生存與勝利;當時房地產業很多大戶都破產,不少人還因貸款買房、炒股,一夜間由「富翁」變為「負翁」。王征也沒逃出這次的風暴,因為他沒多久前才先付人民幣一億買了一幢樓,但若無法再交出一億元的尾款,整個樓將被沒收。

王征此時準備向香港一位富豪借錢。這位富豪的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因此未受亞洲金融風暴襲擊;雖然很多大戶都想向這位富豪借錢,但最後只有王征一個人拿到一億。

回想起當初借錢的情景,王征記憶猶新,他說:「當時人家凶得不得了!第一次,我跟我的總經理上去,下來後總經理蹲在噴水池旁邊說:『我再也不想去了,對方這麼吹毛求疵,肯定借不到。』但我天天到他那裡去上班,見招出招,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因為我知道,把一億借到手就是勝利,就是生存,只能選擇堅持,不能放棄,我就是這樣就借成了。反倒香港很多大戶沒借成,這就看一個人的承受力。」

王征現為全國政協委員、榮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以及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但他總是自豪地說「我是商人」,商人,是他實現人生價值的選擇。那對他來說,要怎麼定位一位商人呢?王征認為,商人就是「用智慧給社會創造財富的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