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河流蜿蜒與國土保育

 |2010.03.21
1165觀看次
字級

我國與日英美共同合作,針對台、日、菲、婆羅洲、新幾內亞五個北太平洋島嶼進行河流蜿蜒度研究,發現台灣河流的蜿蜒度一點四,僅次於菲律賓呂宋島的一點五,但南部荖濃溪上游濁口溪,蜿蜒度最高超過二。

台灣因受到高度暴雨、洪水災害影響,河流蜿蜒造成河道彎曲加寬,甚至改道,對土地侵蝕嚴重。尤其南部岩石屬脆弱的泥岩,如果降雨時間長雨量大,會破壞溪流兩岸的谷壁和坡體,加大側向侵蝕,谷壁和緊鄰的坡體更加不穩定。

學者的警告已經證實,以前道路離崩塌還有段距離,但洪水頻率、水流剪力、沉積物的流動,合起來侵蝕河岸及河床,過去的安全地區,現在都成為危險的曲流加寬區,導致災害頻仍。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科學家史塔克建議,台灣南部曲流多,政府要多付出心血在土地利用、國土規畫上。人民需要詳加考慮選擇居住區域。

在土地利用方面,國土過度開發是多年沉痾,卻始終不見政府徹底整治,導致河川變得更蜿蜒,災情愈來愈嚴重。「八八」風災後,高雄縣小林村等山區只剩下岩盤,屏東、台東兩地溪床上游表土全被沖刷,就是明顯的例子。

隘寮北溪、濁口溪、陳有蘭溪、二仁溪、曾文溪這五條溪的上游都出現這個現象。學者建議保持這些地區高位河階的安全性,不要過度開發,最好只當作緊急避難用;低位河階如小林村、新開部落地盤大多鬆散不穩,已不適合居住。

史塔克另一項建議是,人民需考慮選擇居住區域。然而在遷村議題上,政府卻遇上阻力。莫拉克風災後,部分災民拒遷、拒絕家園列入特定區。對政府或學者的警告斥為危言聳聽,認為他們世代在山區居住,尤其原住民不願遷離祖居地。莫拉克風災重建委員會官員表示,「政府尊重每個當事人意見,不接受幫助,要過『原來一模一樣生活』,政府也一定尊重。」這樣的說詞亦是極不負責任的。

政府應引領人民建立永續且安全的居住環境,而不是遷就、甚至放任不管。整體而言,疏濬只能減少災害損失,須加快林木復育;不能以為「工程做好就沒問題」,所有開發都要保持生態平衡,否則再降大雨或颱風來襲,「八八」惡夢必將重演。

加快山區林木植栽復育是最重要的。而在林木長大前,要先植草,抓牢表土,減少砂石沖刷。如小林村山區土壤已被「八八」大水沖走,剩下岩盤;屏東及台東山區因雨水滲到地底,表層細砂都被大水沖到河床,粗顆粒岩砂卡在中游的狹窄河道。如果再不植栽深根植物,每次豪雨必將成災。

「八八」風災造成重大災情,大家都應記取教訓,改變觀念,不在不宜耕作的山坡及行水區種植作物;禁止山坡地濫墾、占用行水區等過度開發行為。政府應嚴肅面對過度開發問題,避免破壞山林國土,引發大自然反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