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一名十一歲男童因血尿就醫,醫師原本以為是泌尿系統的問題,經診斷罹患惡性橫紋肌肉瘤,並已擴散到全身,連腦部都有,但家長卻以頭部的腫瘤是「疔仔」,錯失治療時機。醫師提醒家長,橫紋肌肉瘤早期症狀不明顯,應注意孩子身上是否有特殊腫塊,若發現異常應儘早就醫。
成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陳建旭表示,橫紋肌肉瘤約占兒童惡性腫瘤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發生機率不低,但如果早期發現治療,治癒的比率相當高,但如果延誤治療,轉移到其他器官,末期的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
這名十一歲男童最近因為血尿而到成大就醫,確診為惡性橫紋肌肉瘤,且腫瘤不僅生長在膀胱引起血尿,更已侵犯到骨髓、肺及腦部,頭部外可以明顯摸到腫塊,但家長卻一直以為孩子頭上是一般的「疔仔」,未加注意,直到孩子便血才就醫。因發現得太晚,腫瘤已擴及全身無法開刀,只能以化學治療,暫時控制病情。
醫師指出,有些弱勢家庭的孩子,未能受到注意與照顧,一旦發病,大多已是末期,治療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