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制御身,御語亦御意;智者於自制,真能善圓滿。」
———《法句經》
這首偈頌被譯為:賢者約束自己的行動,賢者控制自己的言語,賢者收攝自己的內心與思維,因此他是一個能完全調御自我的人。唯有善於調御自我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反之,是愚昧的,只會讓自己在無邊無際的苦海裡掙扎。
人類的身體有時會隨心所欲,想要去殺傷別人的生命,或生起偷竊的念頭,進而榨取他人的成果,有時也會沉溺於男女的欲望中。就男女愛情而言,首先應該保持一顆敬愛之心,不可以失去那顆想孕育神聖生命的清淨之心,若忘記這點,就會變成肉欲橫流,使世間烏煙瘴氣。
歹毒的言語也會變成肉眼看不見的箭,在精神上傷害別人。時下有很多人利用網路,肆無忌憚地向看不見的人,大放語言毒箭。惡毒的語言使我們周圍充滿負面能量,若世上到處都是辱罵和謊言,心地善良的人難有立足之地,陰險小人愈發囂張,這樣的世界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試想一下,在充滿埋怨與憎恨的世上,人們的心會如何?倘若世間的每顆心都只有怨恨,那我們的人生也沒什麼希望了。如果我們繼續和物質糾纏在一起,以眼前所見的物質文明,來判斷人生價值,那我們遲早會變成物質的奴隸,到時,高貴心性、仁人善士在這世界上已無法獲得認同。
如前所述,我們應好好地調伏制御自身才行。首先,應制御自我身體造作的各種惡行與瞋恚,然後再以此肉身努力實踐一切善行;制御自我口中造作的惡行與瞋恚,以善言來戰勝惡口;制御自我內心造作的惡行與瞋恚,戰勝內心的惡念,方能使累積善業的心遍布世界。若能如此調伏自我,惡行惡業自會絕跡於世。
《華嚴經》說,這種人生便是在離垢地成就持戒波羅蜜的境界,而成就持戒波羅蜜的人們,就像原本埋在地下的金塊,經冶煉後去除一切雜質,散發出璀璨的金色光芒。金光是高貴的,而擺脫自己身、口、意造作的所有惡行,那就無異於洗去雜質、發出光芒的純金。
如果我們只喜歡璀璨的金光,卻不去開發自己散發高貴光芒的潛能,那就不是有智慧的「賢者」了。賢者愈少,世人就會在一片黑暗中繼續勾心鬥角。因此,佛陀才會教導我們,要實踐善業,將自己的周圍建設成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