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蘭陽女中學生李庭萱和國中同學方雯儀研發微泡泡水機,比一般養殖池溶氧量多出一倍,且泡泡小,可延長溶氧時間,電費是傳統打水機的三分之一,獲得台灣國際科學展四等獎,評審建議申請專利。
李庭萱說,這次賽前她還去八甲養殖場和九孔養殖場做試驗,證實以壓力差吸入空氣的微泡泡水機,效果顯著,能讓養殖池溶氧量增加一倍;高含氧泡泡水,在池底可多存留二十分鐘,還能大大節省電費,如果上市,可減少抽取地下水用量,減緩沿海地層下陷。
李庭萱說,她家住壯圍,出門就會看到養殖池的魚塭在打水,每次颱風過後,常聽到養殖池受損、打水車壞掉,她很想幫漁民;國中三年級科展,她和同學方雯儀一起做微泡泡水機研究,獲得縣賽第一名,參加全國科展,拿第三名。
上了高中,雖然方雯儀念中道中學,兩人還是繼續合作改良微泡泡水機,去年在第一屆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奪下青少年組第二獎,今年二月,她們拿改良第四代微泡泡水機去參加台灣國際科展,再次獲得肯定,得到四等獎,評審還叫她們申請專利。
蘭女校長曹學仁表示,李庭萱是語文資優班一年級學生,能在科展脫穎而出,很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