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俐潔礁溪報導】佛光大學積極走向國際化,除提供學生出國遊學外,並與世界各大學簽署交換學生合作計畫,目前與美、日、韓等十六所大學建立姊妹校,近期將與日本、汶萊、馬來西亞、越南等大學簽署交流計畫,校方送學生出國遊學,加上外籍師生加入,不但增廣學生視野,也使佛大變得很國際。

讓學校走向國際化,與世界大學合作交換生,是佛大努力的目標。佛大今年有六位南韓學生,外籍生也有三十人,學校日前舉行交換生說明會,幾位自南韓金剛大學、日本沖繩及美國西來大學回國的同學強調:「到國外當交換生一年,加強語言能力,參加課外活動,是了解異國文化與交流最快的方式。」(人間社記者邵明秀攝)
三月初剛至南韓京畿大學當交換生的周庭安及王禹升,則分別以「能以佛大佛教學系學生身分實現當交換生的夢想,是我最大的榮耀」、「因就讀佛大,讓我有機會獲得更多生活體驗」捎回第一手的心得喜悅。
佛大校內也有三十餘位的外籍學生,讓校園增添不少異國風情,來自南非的布萊恩隻身來台學習中文,得知佛大有外文系而選擇就讀。他說:「我很喜歡和同學一起學習,大家很照顧我,畢業後,我會留在台灣工作。」經濟系二年級、來自南韓的李廷恩表示,佛大學生的熱情令她難忘,來到佛大,異國的適應使自己變得更主動、積極,勇於跟外國人聊天。
為了讓學習具有國際觀,佛大自各國延聘國際師資,包括傳播系的美國籍教授潘念庭,他曾任教於奧克拉荷馬大學及德州大學。而廣受學生愛戴的歷史系「美女教授」羅逸東,則來自法國,她說,佛大任教與法國大學感受最大的不同,在於法國教師沒有研究室,老師留校機率很低,而佛大設備好,且老師多留在學校,與學生互動機會相對較多。
出生於南韓的趙太順教授,在佛大教書不但「以校為家」,也全力推動佛大與南韓等大學締盟及交流,希望在全球化潮流中,讓學校穩固立足。
佛光大學因有這群外籍師生,讓校園更活潑,同時也藉由不同的文化交流,增添異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