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團上酒店 問題在人在教育

羽盷(台北市/教育人員) |2010.03.16
656觀看次
字級

媒體日前報導台灣最大電子公布欄(BBS)台大PTT,有酒店公關在版上招募酒店團,甚至有學生因此而花光積蓄、被迫休學。

事發後,台大緊急將相關文章與版主停權,並新增檢舉機制,監督並刪除所有涉嫌商業行為,或不符學術宗旨的發言。

台大的處置是否屬干涉言論自由,需要專家說明,不過,我並不認為刪除這些言論,就能遏止類似事件,畢竟網路世界浩瀚,有心想去的大學生,還是會透過其他管道達到目的。

也就是說,PTT可能提供了較便利的接觸管道,並非造成大學生上酒家的原因,而台大關閉及刪除不當言論、版面,並訂出檢舉規定,不過是「自掃門前雪」、「問題不要在我家發生就好」的心態。

雖然媒體一面倒檢討PTT,但問題重心應該是那些對酒店好奇,設法想去的學生,為什麼同樣閱讀PTT的文章,有些人會興起揪團念頭,有些人卻不會。

其實,同樣的事件才發生過,電影「艋舺」因賣座而被教育部長指為負面教材,被家長、老師投訴學生模仿,帶壞了學生,但為什麼有些學生看了「艋舺」沒有學壞?究竟是電影帶壞學生,還是這些學生本來就已步入歧途,「艋舺」只是推卸責任的代罪羔羊?

推卸什麼責任?某些學生在學校教育的社會化過程失敗,無法被主流價值收編,成為安分守己的學生,不但行為偏差,甚至走歹路,也就是說,推卸教育對某些學生教導失敗的責任。

正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些失敗因子,突然有「艋舺」與PTT揪團上酒家,正好成了眾矢之的,於是有人責怪是電影和PTT的錯,並且要求不要讓孩子看或關閉。

然而,禁看、關閉無法解決問題,如果不認清問題在人、在教育,而不是電影、言論的話,只是讓這些人選擇更深層的地下管道,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讓主流社會看見。

換個角度想,「艋舺」和PTT事件其實凸顯某些不被認可的需求,若能利用作為跳板,接近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學子,就能找出能幫助他們的方法,一味打壓、禁止就好像不斷築堤擋洪水,遲早會潰決,最好的辦法是了解水勢(青少年的想法),給予正確的疏導(價值教育),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別再輕率找代罪羔羊了,那只是逃避問題的藉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羽盷(台北市/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