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石鼓文及剪裱本

陳俊光/文 |2010.03.11
719觀看次
字級

「石鼓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這有如鼓形的刻石,數量僅十個。

唐初在天興(今陜西寶雞市鳳翔三畤原)被發現,彼時詩人韓愈與韋應物均作〈石鼓歌〉讚頌。因年代久遠,幾經輾轉流離,其中「作原鼓」已改成石臼。

自唐代石鼓原件出現後,學者對它興趣不曾退燒,千餘年來不減其風華。原因之一,釋文仍有判讀困難之處,韋應物說:「忽開漫卷不可識」,韓愈則云:「辭嚴義密讀難曉」,迄今尚有難辨的字。

再者,究竟石鼓文於何時刻成?李唐時期普遍認為出於西周;至宋代,歐陽修認為石鼓文是周宣王時期之史籀所作;近代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將石鼓文的歷史縮短到了戰國秦,但是先秦六百年之間,定於何時?仍待研究。

石鼓每一件都鐫刻著四言詩文,各篇章分別讚頌秦國君臣巡視、狩獵、征戰、祭祀和遊宴等情事。

石鼓文字多呈長方形,圓潤遒勁,是小篆之祖。石與形,字與詩,渾然一體,文字能如此的雄大,顯見其時代有著王天下的氣慨。

然而,經年累代石面逐漸剝落,刻字殘缺不全,現今也有一鼓(馬薦)文字全部消失,幸有剪裱之拓本留存。見世者,首推明代安氏桂坡所藏之北宋拓本「先鋒本」(見圖)、「中權本」及「後勁本」最為珍寶,歷來為世人所重,對其書法評價很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