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賣座 艋 清水巖爆紅

郭書宏 |2010.03.11
96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你知道當前熱門國片《艋舺》中的「廟口」,指的是那一座廟嗎?答案就是位於台北市康定路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搭上這部賣座國片的熱潮,讓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一夕間增加許多「揪團」參訪的民眾,讓這座原本質樸古拙的廟宇,增添不少生氣與活力。

「這裡就是廟口,我們的地盤。」、「艋舺從清朝到日據時代,一直都是台北最熱鬧的商業中心。」相信看過《艋舺》一片的觀眾,對這兩句台詞並不陌生;伴隨這部電影的帶動,許多民眾按圖索驥回到拍攝地點,讓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恢復昔日的人潮與熱鬧。(記者郭書宏攝)

「這裡是劇中人物結拜場景!」、「那邊就是片尾真相揭露的地方!」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相中《艋舺》將帶來的觀光熱潮與商機,結合旅行社推出「艋舺電影場景一日遊」行程,包含佛具街、剝皮寮等景點,其中又以清水巖祖師廟最為熱門。

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台北三大廟」,主祀福建安溪縣民守護神清水祖師,是早年著名的「頂下郊拚」三邑人與同安人械鬥事件的關鍵地點,也曾是當地角頭聚集地。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落鼻祖師」傳說,相傳每逢天災巨變前,清水祖師便會落鼻警示。在清末中法戰爭時,淡水人奉清水祖師助陣,事後淡水人希望留下神像,但艋舺人不同意,經協議後決定單月在艋舺,雙月在淡水供奉,今日已無此一習俗。

褪去昔日繁華與角頭聚集色彩,這座台北古廟,仍完善保存許多清朝嘉慶、同治時期的廟宇藝術與特色,例如三川殿立面牆身有透雕的螭虎石窗,圓心為「麻姑獻壽」與「松鶴仙翁」;對看牆堵上有用色素雅且雕刻別緻的「卍」字淺浮雕,寓意「綿綿萬代」。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後殿的雕刻構件,像是龍柱、柱檚及石柱等,均雕工細緻且完好如初;另外,龍邊目前留有一座歷史久遠的獨立二層閣樓建築,為當今台灣廟宇中所罕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