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國學大師,也是社會運動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學識淹貫經史,對近代乃至現代學術思想都有極大影響,而他赤膽忠心、愛國愛民的熱忱,更令人欽敬。
大師善文工詩詞,晚年深研佛學,曾任武昌佛學院董事長。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滿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地賠款。當時梁啟超正在北京會試,聞訊義憤填膺,因此填〈水調歌頭‧甲午〉以表達其滿腔憂憤,與願代人民受苦受難的赤誠,其詞云:
拍碎雙玉斗,慷慨一何多。滿 腔都是血,無處著悲歌。三百年來王氣,滿目山河依舊,人事竟如何?百戶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劍,萬言策,兩蹉跎。醉中呵壁自語,醒後一滂沱。不恨年華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強半為銷磨。願替眾生病,稽首禮維摩。
這闕詞風格深沉豪放,雖情緒激越,語調卻沉著溫婉;其實當時梁啟超僅二十多歲,少年老成,不凡胸臆,橫溢於文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