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法師 催生佛光大學推手

廖乾榮 |2010.02.26
113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廖乾榮宜蘭報導】由於基地高差達三百餘公尺,給水系統必須經由三段抽蓄水池,才能供給全校用水。為了維持原有排水系統,必須施作三公尺高、二點五公尺寬的地下箱涵。為了兼顧安全與綠色環境,施作三十餘公尺高的加勁擋土牆,這在當時算是國內的創舉,國外亦是少見。

除了汙水管線有先天無法彎曲的限制外,其他包含自來水、電力、電信等地下管線,均設法埋在車道外,避免路面有高低差,造成行車不平穩,且保養維修地下管線時,亦不致影響交通。至於汙水管線亦設法盡量埋設於道路中心線上,以降低行車衝擊。雖然想盡辦法將挖填方降至最低,以最少的人工設施,達到最經濟有效的安全保障,仍然花了近十億的費用在土木工程上,可見工程之艱鉅。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土木工程完工,取得雜項工程的使用執照。隔年十月三十一日台灣東北部發生罕見的象神颱風侵襲,在短時間內,宜蘭地區降雨量達到一千毫米以上,造成二十八人死亡、十九人失蹤的重大災害。

當時礁溪鄉許多山上道路遭受嚴重破壞,佛光大學校區外的縣道也是柔腸寸斷。學校邊界區外林美溪上游發生土石流,損毀了下游校區內的滯洪沈砂池。所幸校區內的土木工程因設計妥善、施工確實而完好無損,僅有局部的自然邊坡略有滑落,需要局部修復,這也正是對於佛光大學工程品質的重大考驗。之後,佛光大學的水土保持工程,成為中央與地方政府作為教育觀摩的典範。

慈惠法師在土木工程完工驗收後,要求中興顧問提出全校基地內水保工程的詳細維護保養手冊,以作為校方將來確實執行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工作的依據,並請中興顧問到校向相關人員說明簡報,慈惠法師亦親自參加。

如果水保工程不做檢查與維護保養工作,那麼日子久了之後,排水系統淤塞、擋土工程鬆動,在不知不覺中,學校建設可能毀於一旦,由此可見慈惠法師的高瞻遠矚。

土木工程完成後,才開始興建校舍。當初,由於地下工程浩大、所費不貲,因此,大師特別發起百萬人興學活動,由每人每月一百元的小額捐款,積聚百萬信眾大軍的力量,終於積沙成塔而有了校舍興建的經費。

建校完成後,大師特別指示於校門入口不遠處的主要道路邊,設計新穎、建造長達數百公尺的百萬人興學功德牆,以表謝忱。

由於經費得來不易,每一分一毛都是信眾的真誠奉獻,因此,慈惠法師與中興顧問更感責任重大,慈惠法師特別指示設計建築師,秉持大師的指示:「校舍的造型簡單大方,顏色素雅不求華麗,務必將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如今,佛光大學已陸續完成了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教職員及學生宿舍與體育館等建築物以及大師特別命名,造型簡單大方且安全實用的十六亭橋。整體的學校建築能夠完全顯現傳統書院的特色,優雅內斂,全校師生沈浸在寧靜的書香裡。

每到午後,學校教室內總是雲霧縹緲,老師與學生在氤氳氛圍中用「心」對話。課餘時候,師生們或一起倘佯於綠意盎然的校園中,或在清澈的溪水邊享受浮生半刻閒的悠遊自在。

經過十餘年來的努力經營,若有人說佛光大學是全國最美麗、最精緻的大學,相信絕非妄言。而這份成果完全要歸功於佛光大學在建校過程中,有一位才德兼俱、毅力堅定的推手│慈惠法師。(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