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蘇秋 記錄少數民族文史

 |2006.05.24
7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營訊】年已六十八歲的蘇秋仍馬不停蹄為記錄少數民族及故鄉台南縣文史,跋山涉水。曾連獲四次電視金鐘獎並入圍坎城影展的她,身軀瘦弱,憑藉的是過人的毅力與決心。

蘇秋自民國七十一年創立巨濤視聽製作傳播公司後,先後以高山之旅、山地快樂兒童等節目在公共電視製播並贏得電視金鐘獎,也曾得文建會金帶獎並兩度獲前總統李登輝接見表揚。

她不畏險境,率工作人員穿梭高山峻嶺,為的是以有限的生命,記錄和留住台灣原住民文化。這個文化傳播人蘇秋,在職場上人稱「蘇阿姨」;在山地部落,原住民封她為「卡拉伊漾絲魯布」,排灣族語「大公主」之意。

蘇秋十年前返回故鄉台南縣協助製作南瀛文化探源紀錄片系錄,陸續在公共電視播出,增加家鄉能見度。而她的成長過程和傳播事業都充滿戲劇性。

蘇秋出生於台南縣七股鄉城內村,父母育有三男四女,她剛出生五個月即隨父母遷居往高雄縣橋頭糖廠一帶。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父親戰死南洋,她又隨母親遷居岡山鎮,母親忍痛將她送給好友當養女。

「擁有兩份母愛,讓我殘缺、坎坷的人生獲得溫情的補償,」蘇秋回顧過往,有心酸,也有甜蜜的滋味在心頭。

蘇秋五歲時隨養父母上山躲避戰火,受到原住民照顧,得以倖存,也因此與原住民結緣。她二十三歲憑媒妁之言結婚,任教職之外,還兼顧主婦與女佣角色,後來舉家遷居日本,在東京帝國大學圖書館發現大量台灣原住民研究史料,思鄉之情湧上心頭。

四十六歲那年她勇敢結束傳統婚姻的束縛,帶著女兒回到故鄉,七十一年賣掉老房子、成立巨濤視聽製作傳播有限公司展開維護原住民與家鄉文化的志業,迄今錄製的珍貴影片已逾三千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