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顯示,國內每年約有七千多人次透過人工生殖來生兒育女。進一步分析更發現,接受治療的女性一旦超過三十一歲,懷孕率、活產率就會逐年降低。
國健局分析不孕原因,女性約占五成一,其中輸卵管因素以外的原因占了三成二,輸卵管因素約一成九。男性占兩成五,其餘則是原因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生殖懷孕率、活產率的高低,與女性年齡有關。三十一歲以後的懷孕及活產率明顯逐年下降。一旦超過四十歲,成功率更是顯著下滑。
例如,三十五歲以下的女性植入周期懷孕率為百分之四十五點八,成功率約有二分之一。但如超過四十歲的,則懷孕機率大減,以四十一至四十九歲女性來說,平均懷孕率僅剩下百分之十四點八。
如以胚胎植入後的周期活產率分析,年齡小於三十五歲女性的胚胎活產率為百分之三十五點九,超過四十歲後,僅剩百分之七點四。四十三至四十九歲女性的胚胎植入周期懷孕率為百分之八點九,順利生下寶寶的機率僅剩百分之三點八。
在流產率方面,小於三十八歲,自然流產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內。但四十歲以後,流產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平均自然流產率為百分之三十二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