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民俗本來就很俗

李碧華 |2010.02.22
767觀看次
字級

迎接元宵,年節氣氛仍濃,歡鑼喜鼓沿著街道依然響徹雲霄,商家無法免俗的要用這種喜慶歌來營造買氣,一年一度絕對少不掉。就算很俗,也是百年傳統民俗,如果連這點氣氛都嫌多餘,中國文化就少掉一項傳統,無異是沖淡了慎終及追遠,年的氣氛就更淡了。

偏不少人在迎接新年之際無法忍受的那幾首古曲小調,一位作家甚至公開呼籲大眾拒絕收聽,認為它陳舊無新意,「折磨耳朵」騷擾安靜的日常生活環境。

如果不過年,何時團圓?何人拜年?何物祭祖?何地圍爐?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歡喜與溫暖的節慶活動,由歡鑼喜鼓來打頭陣,鼓動大家投入辦年貨的樂趣,有何不好?就算被老掉牙的旋律吵到,也並非難以忍受,過年前後就這麼兩個禮拜,咻!的一聲就飛過去了,一如白駒過隙,想追都追不回來。

一年就這麼一次熱鬧,為什麼要設限呢?是日子過得太富足,以至於忘卻這些喜氣洋洋的歌,曾經為我們的童年帶來過多少歡樂嗎?

時光回到從前,我們尚年幼,一入冬就拉著媽媽的裙角問什麼時候過年?過年象徵的是,爸爸帶著禮物回家,我們的餐桌上也圓滿豐盛,眼前一片燦紅,紅包、紅龜和春聯,貧困在那個時空裡暫時被隱藏,大人小孩只沉浸在紅光滿面中。要日子不一樣,唯有等過年,其他時候,就只剩循序的日出與夕落。

這樣的喜氣不應被拒於門外。這時節,我還故意到大賣場去聽「正月初一頭一天,家家戶戶過新年,大街小巷懸燈彩,炮竹響連天,七個隆咚鏘咚鏘,上街去拜年珥珥」隨著旋律偷偷的手舞足蹈,感覺自己投入一個繁華盛世,蓋掉平日那些小煩小惱。

民俗就該俗擱有力,不是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