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角川目前正努力和日本角川洽談,將國人創作推向日本。施性吉表示,在商言商,
進口日本漫畫或輕小說,台灣公司要考慮是否會賺錢,同樣的,國人作品想推銷給日本,日本公司會考量,自己的書都已經出不完,且日本暢銷書都可賣二,三十萬本,為什麼介紹一個在台灣賣八千、一萬本的作品,再加上需透過翻譯,才可和插畫家、漫畫家溝通,都是難推介的主因,施性吉說:「會讓台灣作品在日本出版,一定要此作品夠紅、夠賣、夠吸引他們,才有機會出版。」
這些年,台灣漫畫市場一直在萎縮,因為時代不同,以前漫畫是青少年主要娛樂,但近十年生活中多了許多娛樂可讓人選擇,網路、更多的動漫、遊戲、網咖,及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娛樂,吸引他們參與,青少的零用錢不見得會花在漫畫,另外,台灣創作者減少,也少有可吸引人氣的作品,都是影響國人創作品生產的原因。
所幸許多國人仍然熱中於漫畫創作,施性吉態度嚴肅指出,在台灣做一名漫畫工作者會比一般上班族辛苦好幾倍,每個月夜以繼日的畫,除非單行本賣得很好,不然收入無法比上一個上班族,甚至收入不見得能養活自己,投資報酬率太低,百人中可能僅有一人成功。
所以施性吉強調,想成為漫畫創作者,若沒有熱情、自信、毅力的人很難走好漫畫這條路,有些人甚至參與之後,發現和自己認知有落差,因而離開了漫畫圈。
施性吉特別鼓勵有心創作的人「一定要多磨練自己的畫技,並努力投稿參加比賽,像是出版同仁誌、投稿網路、漫畫雜誌、劇情漫畫獎,只要作品好,都有出道機會。重要是一定要有耐力和毅力,及不斷成長的決心,更要找一個好的合作出版社,願意多等你一段時間,和你一起走下去,仍有成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