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的家長怕孩子亂花壓歲錢,會「強迫代管」,弄得親子「反目」,其實只要教會孩子理財,小朋友也可自己管錢。台北市東門國小教師楊振岳設計「點數銀行」,藉競標、兌換食物及紅利,教學生理財,成效良好。
一般學生在校表現良好,都是透過榮譽卡、蓋章等方式給予獎勵。但楊振岳發現,高年級學生興趣不大,九年前靈機一動,在班上創立「點數銀行」,一方面增加學生榮譽感,也讓他們學習基本理財概念。
曾獲北市優良教師的楊振岳解釋,班上學生每人都設一本「點數存摺」,凡是筆記寫得好、有禮貌或在班際比賽獲獎等,就可獲得一定點數,存在「銀行」的點數比照真銀行,每月會生利息。
點數累積怎麼使用?楊振岳上學期成立「合作社」,自掏腰包提供點心餅乾、熱食等,只要學生上完體育課肚子餓,就可憑點數兌換,藉此讓學生了解「使用者付費」,也刺激學生榮譽心。
此外,楊振岳購買文具等物品,每月底舉辦班級拍賣會,讓學生用點數競標。他說,部分學生競標時,會一下把點數用光,事後才懊悔;因此「點數銀行」規定,棄標須付百分之十的點數作為違約金,藉此教育學生「延遲享樂」的概念,分辨「需要」和「想要」的不同。
點數銀行甚至融入股票分紅的概念,只要學生花一百點購買股票,到了月底,就可以根據當月班級拍賣會的盈餘,獲得紅利分點。
上學期課程結束前,楊振岳也仿效公司發年終獎金,設計類似大富翁的遊戲,最終獲勝者可獲點數。學生反映熱烈,比往年拿到文具禮券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