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地球 太空人感動

 |2010.02.19
75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太空站的新觀測圓頂十七日首次打開遮板,呈現壯觀的地球景象,連對太空景象司空見慣的太空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圖/美聯社)

美國奮進號太空梭的太空人貝肯(Robert Behnken)和派崔克(Nicholas Patrick)連夜進行太空漫步,花了將近六小時,把蓋住太空觀測台「圓頂屋」的絕緣毯,以及固定窗子遮板的螺釘拿掉,讓太空站裡的同事得以先睹為快。

大約三公尺寬、一點五公尺深的圓頂屋,設在太空站新建的寧靜艙底層,有六面窗圍著中間的大圓頂,外層的保護遮板全部打開時,有如盛開的金屬花,可以看到地球全景和遼闊太空,也能用以觀察太空站的外面。

太空人都亟於觀賞圓頂屋景象,甚至等不及太空漫步結束,就把觀測台的窗子一一打開,開始拍攝地球的照片。

他們首先打開三十一吋寬的最大窗子。從架設在太空站外面的攝影機,可以看到在圓頂屋裡飄浮的太空人。

貝肯和派崔克結束太空漫步時,太空人海爾(Kathryn Hire)稱讚說:「做得好,你們為展現世界的窗子打開簾幕。」

駕駛員沃茲(Terry Virts)打開一扇窗子的遮板時,看到穿著太空衣的派崔克飄在外面,兩個人隔著窗子開心地打招呼。

在太空梭上留守的太空人羅賓森(Stephen Robinson)打趣:「你們兩個跑了這麼長的路,就為了在這麼近的距離見面。」

寧靜艙和圓頂屋都是由奮進號運送,使太空站工程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八。一九九八年開始興建的太空站,集合十六國資源,總共耗資一千億美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