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教育功能 淪為請勿模仿

古志誠(台北市/大學生) |2010.02.18
2420觀看次
字級

過年春節期間,不想出門人擠人,尤其小朋友正值寒假,「看電視」成了許多人打發時間的活動。不過,當普級的偶像劇每集不斷出現「戲劇效果,請勿模仿」字樣、橋段,難保兒童不去模仿和產生後遺症?

周日偶像劇《就想賴著你》由言承旭、S‧H‧E的ELLA及當紅童星小小彬主演。雖《賴》劇被定位為闔家觀賞的搞笑喜劇,但筆者看了首播至七日的第二集發現,整場不斷出現危險動作,電視上不時秀出「戲劇效果,請勿模仿」的字樣,實在太離譜。

首播第一集,小嫻在《賴》劇中,因家庭節儉,超商購買茶葉蛋時,偷拿整排各種醬料包,事後被店員發現。螢幕旁打上「戲劇效果,請勿模仿」。

第二集劇情更加料演出。小小彬在第二集中,因討厭新來的保母,劇情中,在開水下藥迷昏保母、小小彬拿水槍、持BB槍朝保母連續發射、拿蛇嚇保母、棒打保母。此外,ELLA趁四下無人,把應分類的大垃圾袋塞至一般小垃圾桶、工作不順遂拿菜刀作勢自殺,又秀出「戲劇效果,請勿模仿」字樣。

還有,第一集劇情安排一場教職官司。原告律師台詞:「當事人隱藏同志身分到校教書,就是不對事情」、「家長不同意把小孩帶壞變成同志」。筆者認為,只因劇中被告當事人因同志身分,就被原告校方解聘?台灣雖沒同志法,但憲法保障任何人,不會因種族、宗教、性別而有差別。劇中的同志官司實際合理嗎?還是有誤導之虞?

「普級」偶像劇中卻不斷上演「請勿模仿」劇情,到底要傳遞的意涵、價值觀是什麼?當偶像劇充斥暴力、錯誤的劇情,在「偶像也這樣子」的框架下,只會更混淆視聽,惡性循環罷了,更遑論近來提倡的文創產業行銷海外了。

電視節目的教育功能、應有的社會責任總是被遺忘,兒童及青少年的電視權益把關,令人憂心。

古志誠(台北市/大學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