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刀怡昆明報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通過識別確認的民族,包括漢族在內,共有五十六個,其餘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雲南一省便有五十一個,堪稱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分。因此,春節到雲南,能體驗到格外豐富多彩的特色年俗,比如到香格里拉參與藏胞的篝火晚會,或是到西雙版納和傣族鄉親趕集,或是到大理洱海與白族父老品嘗「三道茶」。
基本上,雲南各民族的年俗離不開歌舞,其中最著名的,可推彝族的「阿細跳月」和壯族的「擺手舞」。
「阿細跳月」是彝族阿細人和撒尼人的民間舞蹈之一,又稱跳樂,阿細語「高斯比」,即「快樂的跳舞」之意。主要動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轉等。由男子彈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著節拍與男對舞;或牽手圍圈、或左右擺動、或拍掌踹腳、或旋轉而舞,也是青年男女社交娛樂。
壯族春節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到初三舉行「擺手舞」會,參加者達萬人之多。此外,還有耍龍燈、舞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