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幸福變成一個可以計量的單位?一個約會、一頓晚餐、一個禮物、一顆鑽戒、一趟旅遊、一個好對象、一段令人稱羨的婚禮?我們開始有了價值量表,得到了、擁有了多少,才足夠告訴別人,說服自己:「我真的很幸福!」
於是很多人不快樂,他們總是看著自己缺少的,卻忽略自己所擁有的。我每天遇到許許多多跟我抱怨感情生活的人,他們總是不快樂,因為他們總想著他失去什麼、他沒有什麼、他得不到什麼、他為什麼不能擁有快樂,但我總是覺得,如果他不去想那些讓他們不快樂的事,其實,他也可以過的很快樂,他擁有的不少,但是卻計較自己無法得到的東西。他覺得,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卻不能?
他們以為那些愈漂亮、愈有名、愈聰明、愈有錢、愈受歡迎、愈擁有那些自己所沒有的人,一定過的比自己快樂。所以快樂也成了計量單位,擁有多少的人才能稱的上「快樂」,越沒有的人,一定不快樂。
什麼時候,「幸福快樂」變成比較級,變成可以價值測量、公定價格、制訂標準模式的單位。要多美、要多瘦、要多有錢、要多少人追求、要認識多少正妹、要擁有多響亮的抬頭、要交條件多好的男/女友、要開多好的車、要認識多少的名人、要收到多貴的禮物、要擁有多少限量名牌包、要買多少別人買不起的東西、要多麼有品味、要吃過多少米其林餐廳、要去過多少地方、要擁有多少一講出來別人就會羨慕不已的事,才是幸福、才是快樂?!
這麼一思考,我也找到了生活中所有讓我不幸福、不快樂的盲點,也找到了讓我自己一直快樂的方法。幸福和快樂的方法就是從來不覺得自己不夠幸福、不夠快樂,而是相信自己即使在任何不幸,也能正面思考,相信自己值得幸福和快樂。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一定會幫你開另一扇窗,只怕你連相信自己有另一扇窗的念頭都沒有。
原來,幸福只是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