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森警告 石油危機5年爆發

 |2010.02.10
117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警告,全球石油將會耗盡,未來五年內可能爆發能源危機,嚴重程度甚至超過信貸緊縮危機。布蘭森和多位商界領袖同聲呼籲英國政府,盡快採取行動,以免重蹈信貸危機時措手不及的窘況。

維京集團(Virgin Group)旗下企業包括鐵路、航空和旅遊公司,對能源價格十分敏感,布蘭森在一份石油危機報告的序言中說:「未來五年內,我們將面對另一項緊縮——石油緊縮,但這次我們有機會準備,當務之急是善用時間來防範危機。」布蘭森大聲疾呼:「我們對政府和企業發出的訊息只有一個:趕快行動。」

維京和蘇格蘭南方能源集團、交通營運商Stagecoach等企業共同組成「石油峰值與能源安全業界小組」,九日發表一份石油危機報告,提醒政府、企業和民眾要注意。

參與彙整報告的獨立石油顧問史克瑞包斯基指出,石油危機迫在眉睫,之所以未爆發,是因為全球金融風暴引起經濟衰退,待經濟衰退拉低的石油需求恢復水準,消耗掉目前多餘儲量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閒置產能,石油危機迫在眉睫。

報告指出,能源短缺可能造成消費物資短缺,早則在二○一二至一三年間,至遲二○

一四至一五年,油價勢必急升,拖累經濟成長,導致經濟混亂。

英國《衛報》報導,國際能源總署(IEA)故意淡化所謂石油峰值(Peak oil)危機,以免引發股市恐慌。石油峰值是指全球原油產能將在某段時期達到巔峰,之後因產能耗盡而逐漸下滑。

IEA在二○○五年預測,油產量到二○

三○年時每天可達一點二億桶,其後逐步把預測量減至一點一六億桶,去年更下調至一點零五億桶。

最近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法國Total石油公司執行長德馬雷呼籲正視石油峰值問題,他表示,未來全球產油量只能勉強達到每天九千五百萬桶,只比目前產量提高百分之十。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英國等政府往往依據IEA的數據制定能源政策,但IEA的數據卻不正確,而英國已由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變為進口國,對石油仰賴尤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