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談ECFA:幫人民做生意

 |2010.02.10
102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馬英九總統昨天舉行第一場兩岸經濟協議(ECFA)記者會,他分別以國、台、客語說,說明推動ECFA目的是為「幫助人民做生意,提升台灣競爭力」,並指ECFA能避免台灣在經濟整合趨勢中被邊緣化,外商在台投資也會增加。

在「總統報告:兩岸經濟協議」記者會中,馬英九說,兩岸經濟協議的內容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減免關稅,台灣與大陸貿易量很大,尤其是台灣賣去大陸的東西比較多,所以當大陸的關稅降到零或者很少的時候,對台灣比較有利。

二者,兩岸經濟協議的內容將包含投資保障。馬英九指出,目前到大陸投資的廠商,有好幾萬家,投資金額,官方數字約七、八百億元,實際上可能還會超過,但這麼多投資,卻沒有一套完整規範,所以當台商碰到不公平或不公義的時候,往往是透過非正式管道來解決,所以未來將會投資保障放進協議。

第三,兩岸經濟協議內容將包括保護智慧財產權。馬英九表示,凡是被列為智慧財產,但在大陸遭到盜版或盜刷,使得廠商受害,這些部分都有機會受到保障。

馬英九坦承,關稅降低後,大陸比台灣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可能在台灣賣更多,傷害台灣同樣產品,但政府會「讓我們的利益能夠達到最大,傷害達到最小」。他提出三種補救方式,一是「振興輔導」,內銷產業若受到大陸威脅,受害前將幫助產業更有競爭力;二是「調整體質」,若產業已受害,但受害不嚴重,會協助調整體質;三是「損害救濟」,若產業已實際受損害,經濟部將分十年編列九百五十億元救濟。

馬英九也首度鬆動原本今年上半年簽訂的立場,強調「現在協商沒有固定的時間表」。

至於外界關注立法院是否成立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表示,現在讓國會監督的方式,已是非正式的兩岸小組。他認為目前的做法已是高度監督機制。

吳敦義表示,設置監督小組的提議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內沒規定;現行讓國會監督的過程,會與王金平商量,可考慮未來是否條文化,既符合法律,又讓國會高度監督。

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政府這段時間大動員說明政策,「只是把過去的文宣總整理」,依舊不清楚,民眾憂慮仍在,只看到總統在很淺的層次談ECFA。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