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報紙有三則新聞,看似無關,連結起來就值得大家深思。
第一則是中央大學教授洪蘭說,她有一回搭學生便車,學生妻子抱著兩歲孩子坐後座,忽然前方有車衝出來,學生急踩煞車,後座孩子忽然罵「三字經」,她馬上了解,學生平常開車遇狀況,都會罵髒話。
兩歲孩子出口成「髒」,的確很令人震撼,絕對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洪蘭說這是「內隱學習」,也就是耳濡目染,可見身教很重要。筆者認為,這其實也是一種「言教」,孩子就像鸚鵡一般,聽到什麼學什麼,家長真的不能忽略。
不用說教而能言行一致,才是最佳教育方式,但說往往比做容易,道理人人懂,洪蘭的學生應該不會不懂身教,不過卻忽略了「言教」。
另外兩則新聞是,台北科技大學教授林宏裕多年來捐款達兩億四千萬元,他說最多留給子孫三成財產,其他做公益;而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也將捐出百分之八十資產做公益,子女僅各分百分之五。
社會常有所謂「志工家庭」,也就是父親或母親擔任志工,孩子耳濡目染,也加入行列,結果一家兩代、甚至三代都當志工,這種情形在台灣各縣市都有,也有所謂「義警家庭」、「義消家庭」。
同樣的,前陣子媒體報導,高雄有個所謂「毒品世家」(真是有辱世家一詞),父母吸毒、販毒,孩子也有樣學樣,結果一家都是毒蟲,經營起販毒的「家族企業」。
這些行善、為惡的例子,都是身教的結果。林宏裕、戴勝益捐出大部分的資產做公益,不啻是對子女最好的身教,知道「靠自己努力得來的才珍貴」,白手起家,不靠庇蔭,自己賺的才是真財富。
林宏裕、戴勝益的作法,甚至有拋磚引玉作用,給社會大眾「身教」的啟發,希望能有其他企業家跟進,也增加「志工家庭」,給社會更多溫暖。
溫良慶(台東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