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明日前在《中國證券報》上指出,當局最快可能在下個月兩會召開前後讓人民幣升值,以減輕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他預期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可達百分之五。
中國社科院是中國官方的智庫,相關學者提出的研究對當局具有參考作用。
張明指出,中國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達百分之十點七,優於市場預期,全年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八點七,成功「保八」 。加上今年總體經濟展望再度出現過熱的預期,他認為人民幣提前升值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張明提出人民幣提前升值的三大理由。首先,中國去年十二月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已高達百分之十七點七,預期今年第一季的增幅更可達百分之二十五。
他認為,一旦凈出口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轉負為正,意味今年第一季中國將出現經濟過熱的情況。為解決過熱,當局勢必將調整經濟政策,但與採取緊縮措施相較,讓人民幣升值似乎困難度較低,且較為可行。
其次是當局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張明指出,去年十二月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已達百分之一點九,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漲幅亦達百分之一點七,代表去年以來的通貨緊縮狀態已經結束。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當局升息的可能性也不高,因此提前讓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減緩通膨的壓力。
最後,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浪愈來愈強烈。特別是中國上季的GDP已破百分之十,預料本季的出口成長將破百分之二十,而CPI也已恢復至正常水準。
反觀歐美國家失業率仍高居百分之十,投資人自然預期人民幣必定將升值,這將造成大批熱錢流入中國市場準備乘機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