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三日與民主黨國會參議員會談時強調,他不贊同取消美國與中國現有的貿易關係,但美國會「更強硬地」執行既有的規則,向中國和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它們用互惠的方式,開放市場。
對此,BBC中文網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四日表示,錯誤的指責和施壓不利於解決問題。他並指出,人民幣的匯率目前是合理水平,否認人民幣匯率是中美貿易巨大順差的主要原因。
美國是中國首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加拿大。中美雙邊貿易於二○○八年總計高達四千零九十二億美元。礙於貿易障礙,加上中國拒絕讓人民幣升值,美國會議員稱美中關係屬於「單邊發展」。
去年剛轉黨的賓州參議員史派克特發言表示,中國經常違反貿易規範,對出口產品進行補貼及傾銷,讓美國在不公平的條件下競爭,詢問歐巴馬是否贊成修改或取消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條約。
歐巴馬直截了當說,他不贊同取消美國與中國既有的貿易關係。美國的未來繫於有能力向全世界出售產品,中國和亞洲都會是美國最大市場之一,因此讓美國自外於這些市場,「將是一大錯誤」。
但歐巴馬也呼應他的說法,強調兩國貿易應該是互惠的,因此如果締結條約,規定雙方都要開放市場,美國做了但另一方卻強加一堆非關稅障礙,「就會是一個問題,也必須毫不含糊地對抗」。
歐巴馬表示,美國目前的作法,就是試著更強硬地執行既有的規則,持續對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施壓,要求用互惠的方式,開放它們的市場。
至於匯率問題,歐巴馬表示,處理全球的匯率問題是美國的挑戰之一,以確保美國的產品價格沒有遭人為高估,對方的產品沒有被人為低估。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自二○○八年七月來就維持在六點八三元人民幣兌一美元左右,中國對歐美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均予以冷處理。
歐巴馬說,美國出口到亞洲的貨品,只要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可能意謂增加數百萬在國內的就業機會,因此美國在未來幾年,會更強調推動出口。
設在華盛頓的非營利經濟智囊機構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在最近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人民幣的幣值對全球貨幣低估了約百分之三十,對美元則低估了約百分之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