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考中心昨天公布大學學測國文非選擇題評分標準,閱卷老師試閱二千多份答案卷發現,作文題目「漂流木的獨白」,要考生模擬自己是漂流木,卻有考生寫成人生如漂流木,或洋洋灑灑一大篇卻完全沒提到漂流木,「很難給分」。
國文科閱卷召集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陳麗桂介紹一篇得「A等」的佳作。一位考生寫著,雖然山老鼠害他變成漂流木,當山老鼠也被颱風大水沖到河裡時,漂流木經歷內心掙扎仍決定發揮愛心,讓山老鼠得以抓住浮木,救了一命。陳麗桂說,這位考生文采豐富,且能發揮環保愛心的巧思,因此得A等。
陳麗桂說明今年學測國文非選擇題評分標準,其中引導寫作題「漂流木的獨白」,考生若能扣緊題旨,以第一人稱寫作,並說明「遭遇及感想」發揮深刻感受,且結構完整,可得「A等」。
若僅大致符合題旨而內容平實,結構大致完整,文筆尚稱通順,可得「B等」;若未盡符合題意,結構散漫,或通篇沒以第一人稱寫作,則會落到「C等」。
學測國文非選題第二題,要求考生分析顧炎武《廉恥》的選文,評分標準為:分析正確深入,文字流暢,得「A等」;分析欠深入,或三小題中僅兩小題分析正確,得「B等」;若三小題僅一題分析正確,則得「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