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收到成績單前可多利用 3年內建構選系系統 成大校長:選填志願興趣最重要 跨領域學習是趨勢
【本報台北訊】考完學測接著要申請大學校系,往年家長和考生抱怨大學選填志願資訊不夠透明,今年考生可利用網路「大學選校互動系統」,依個人偏好設定指標與權重,選出理想大學。這套系統目前只能「選校不選系」,至於「選系互動系統」還要再等兩、三年。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建構的「大學選校互動系統」(http://cnt.heeact.edu.tw/),分學術聲望、學生素質、學生結構、教學品質、教師資源、研究成果、研究經費、圖書儀器、財務資源、國際化及畢業率等十二大項,再細分成二十四項參考指標,考生可勾選自己最重視的三至十項指標,再設定百分比權重,系統就可跑出客製化的「大學排名」。
如果考生及家長最重視的項目是大一新生註冊率、生師比、平均每位學生所獲資源、學生畢業率等四個選項,各給百分之二十五的權重,排名前五名的大學為:陽明大學、長庚大學、暨南大學、屏東教大和慈濟大學;只看這四個指標,台大的排名則落到第十五名。
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陳振遠表示,這是亞洲第一套線上選校互動系統,希望在三年之內能建構出「大學選系互動系統」。考生拿到學測成績單之前,可多利用這套系統,找出心目中的大學排名。
最近一項高等教育調查顯示,台灣學生「選系不選校」是未來趨勢。 成大校長、中研院院士賴明詔認為,念大學應「以興趣為主」;今天的「熱門」科系,可能成為明天的「冷門」,未來是跨領域學習時代,新領域不斷出現,未來二、三十年工作所需的技能,往往不是大學四年所學;將來企業找人不會看你的大學成績,而是看個人的修養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