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國科會昨天進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研究和應用成果報告,執行團隊負責人、清大化學系鄭建鴻教授表示,OLED技術較液晶(LCD)有更多優點,未來將是顯示器和照明產業的主流,但國內OLED發展近五年已遠落後於歐美日韓,鄭建鴻盼政府和產業界相互扶持、迎頭趕上。
OLED與使用半導體的LED(發光二極體)不同,發光材料為有機材質。鄭建鴻指出,比起傳統的液晶(LCD)顯示器,OLED顯示器體積輕薄、可由自體發光,螢幕反應速度也更快,在低溫環境中的使用效率更好。
就運用現況而言,OLED省電效能與LCD差別不大,在顯示器部分,還無法應用在大尺吋的螢幕上,使用壽命五萬小時也不如LCD的十萬小時,價格尚無法壓低,台灣甚至還要面臨OLED材料取得的難題。
不過,鄭建鴻表示,OLED具有高發光效率,以及領先當前所有照明技術的均勻平面光源,也不用外加燈具、減損光度,是照明產業的明日之星,還是值得台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