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節目是,護理人員引導遺族們,用黏土塑造成禮物,獻給往生親人。一個小時後,有位失去兒子的媽媽,用黏土捏了一些水餃,要送給往生的兒子,有位失去弟弟的哥哥,則用黏土做了一台電腦,好讓往生的弟弟,繼續可以繼續上網玩遊戲;阿菊做了一個小小的家,裡面有阿雄、她以及兩個小孩。
「弟弟,你做什麼要送給爸爸啊?」護士小鳳問阿雄七歲的小兒子。
「一隻小豬。」
「為什麼要送小豬給爸爸?」
「因為爸爸喜歡小豬。」
「對,爸爸最愛小豬,還會學豬叫—吽吽吽」阿雄的小女兒也在一旁說並學豬的聲音。
「那妳做什麼送給爸爸呢?阿姨看不出來妳做的是什麼耶?」
「不跟妳說,這是我跟爸爸的秘密,爸爸知道。」小女兒用滿足的笑容回答小鳳。
等到大家都做好黏土禮物後,主持人又再度邀請參與者,分享捏黏土禮物的感想,及心裡的感覺,或想跟往生親人說的話。
這次阿菊主動分享她做禮物的心情時,不自覺地眼淚又掉了下來,兩個原本還笑嘻嘻的小孩子,這時候卻突然抱著自己做的黏土禮物,放聲大哭。阿菊趕緊抱著兩個孩子,在旁的小鳳也順勢抱著阿菊跟兩個小孩。等到哭了一陣子後,小孩子愈哭愈大聲,孩子的哭聲牽動起會場每個人,有些人低頭哭泣,有些人靜靜地走過去,抱住他們。
後來我跟護理長,也過去一人抱一個小孩子,讓他們在懷裡盡情的哭,而阿菊則繼續抱著小鳳哭。
又過了一陣子後,活動到了尾聲,病房的專業諮商師,帶領著所有遺族及工作人員,藉由冥想將每個人心中,對往生者的思念、不捨以及祝福,透過祝禱詞,傳送給已過世的至親。
隔天,曾經照顧過阿雄的安寧居家護理師小慧跟我說:
「阿菊真的很棒,她在聚會結束,離開前還一直謝謝我們,讓他們感受到有個幸福的家。」
(中)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