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擔心我太太,她是外籍新娘……」癌症末期的阿雄,由於腫瘤傷口影響說話,只能一邊比手畫腳,一邊費力卻又小聲地跟我說。
走出病房後,護理師小新跟我說:「阿雄有一對兒女,小兒子七歲,小女兒八歲,還好他太太阿菊已經能說國語了。」
「盡量請小朋友們有空,要多到病房探視阿雄。要不然的話,根據我剛剛查房的結果,他可能沒有多少時間了。」
「我們打算周末幫阿菊還有小朋友們,為阿雄辦一場慶祝會。對於這一家人,預期的悲傷輔導,也許能有所幫助。」
「非常好。」我讚美小新。
於是安寧病房熱心的護士小姐們,利用周末下班時間,特地為阿雄一家人舉辦慶祝會,並幫他們順利的透過寫卡片、畫圖畫,或是錄影的方式,深情的互道了「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及「請你珍重」等幸福人生四件事後,一家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這個畫面被護士人員用鏡頭錄下來,五天後,阿雄平靜的往生了。
三個月後,安寧病房主辦遺族追蹤聚會時,阿菊在大家盛情的邀約下,帶著她的一對子女出席,一家人也成為這次遺族追蹤會中,平均年齡最小的一個家庭。
「阿菊│」當安寧病房的護士小姐們看到阿菊後,高興地跟她擁抱在一起,在旁的兩個小孩由於跟護士小姐很熟,也高興的被大家抱來抱去。
聚會開始後,主持人請有意願與大家分享親人往生後,如何面對喪慟的心路歷程的人,跟大家訴說心情。
「謝謝醫生還有護士小姐們,照顧我先生……」阿菊在一開始跟大家分享心得時,就已經泣不成聲。
「謝謝安寧病房的醫生、護士小姐們,讓我們一家可以很幸福……」
會場一片靜默,等待阿菊宣洩情緒……
過一會兒,阿菊擦了眼淚跟鼻涕,繼續用生澀的國語說:
「真的很感謝,這裡的醫生,還有小姐們,對我先生的照顧,還有在我先生往生後,持續的關心我們母子三人的生活,謝謝大家……」
當阿菊在說這些話的同時,兩個幼小的孩子,不但沒有跟著媽媽哭泣,還在旁邊玩的很開心。(上)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