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昨天共同發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一次專家磋商,二十六日將於北京釣魚台大酒店登場,就「整體性安排」與「工作分組方式」兩大部分協商。我方今由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率團出發,二十六日與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進行商談,二十七日自北京返台。
這是兩岸自恢復制度化協商機制後,第一次公開雙方協商的時間與地點,准許媒體前往採訪,是最透明的一次。但分組磋商後,未必能立即整合,事前不一定會向外界透露。
高孔廉此次率十三人團隊赴北京,包括陸委會、海基會與議題的主管部門官員。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但因為此次無涉實質協商,負責早期收穫清單協商的經濟部工業局,未派局長杜紫軍前往,陸委會由經濟處長李麗珍參與。
行政院長吳敦義重申,談判以台灣為主,早期收穫清單,將以「東協十加一」零關稅實施後立即受衝擊的產業為主,以免產業生存空間遭抹煞。
高孔廉表示,此次協商主要是將整體架構與安排敲定,確立以後各分組的組成及成員名單。他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兩組,一是商品貿易部分,一個是服務業貿易,商品貿易就是關稅調降,而服務業涉及市場准入。至於其他分組,還有待協商才能確定。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也說,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會同步進行。她日前強調,大陸不會干擾我們與其他國家談自由貿易協定,至少這二十個月來是如此,但進度仍要看各國自身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