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立出版社長范萬楠,早期也是執筆的漫畫家,對漫畫有種特殊情感,基於他「喜歡」漫畫,一九七七年創「東立出版社」,一路走來有三十六年歷史。漫畫這個產業可說是娛樂產業的末端,尤其在台灣並未受到一般大眾的重視。
早期創立漫畫出版社最難之處,是大眾觀感總覺漫畫是玩物喪志的休閒刊物,再加上政府曾一度嚴重壓抑,甚至將漫畫列為禁書。范萬楠投入漫畫工作,可說是歷經重重困難,由於作品都引進自日本,談版權的授權,需不斷往返日本和台灣做很多拜訪活動,才可取得日本人的信任。像《蠟筆小新》很紅,那時范萬楠為談這書的版權,每個月都需飛日本一次,足足往返日本有一年多時間,終於談下版權。
陳清淵表示,東立代理的書會紅,不完全是運氣;以《蠟筆小新》來說,在日本並不是一般漫畫店在販售,由於畫風不夠精緻,人物造型更非俊美型男女,年輕族群其實並不討喜,走的是成人市場。范萬楠在日本的百貨公司看到「蠟筆小新」後,以一個漫畫家的角度看,覺得這本書是有價值的,內容很有趣,認為可以賣,當初爭取授權時跑了日本十幾次,將近一年時間來往才談成。
《蠟筆小新》在日本是先播動畫,漫畫才開始紅,日本也希望台灣可以先播動畫,然而在當年,這種方式台灣是不可行的,所以就談不攏,那時正好東立創了一本「動感月刊」,只好先在月刊連載,後來日本也同意可以採連載方式先宣傳。第一刷只有一萬多本而已,後來受到歡迎才一再印刷累積到目前,每季都有七,八萬本銷量,是辛苦得來的,但成績亮眼。
《好小子》也是東立暢銷的作品,主要談劍道,同樣經過困難的授權過程,但東立社長范萬楠一直爭取,他認為授權是必要的,而好作品更是必須爭取!東立一直本著這樣的精神在漫畫出版努力經營。
東立現有一一五位員工,一個月要出一百多本書及雜誌。未來仍努力於漫畫出版,只是面對數位出版的來臨,不可能再只是平面出版,對於重視內容的東立而言,是不是也要做平台,要看經營方針,及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