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通過新陳代謝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人體化學元素來自食物和水。現已證實,人體血液中六十餘種化學元素含量和岩石中這些元素的含量分布規律不謀而合。
人原來就是土生土長的。特別是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土相依,土中大量化學元素又以水為溶劑而被人體吸收。我們所飲用的水中含有多種化學元素,如鐵、氟、碘、銅、鋅、鈣、鎂等等,如果水中鈣鹽和鎂鹽的含量多,水的硬度就大;其含量少,則硬度小,這便是所謂的軟水與硬水的區別。
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軟水和硬水有著一定的適應能力,對於長期習慣於飲用硬水的人,水質硬則對健康無大的影響。可是,不習慣飲硬水的人若飲用了水質過硬的水,就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發生暫時性功能紊亂,以致胃腸蠕動加劇,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這就是為什麼有不少人每當外出旅遊或開會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後,頭幾天就會覺得身體不適,吃不下飯,有的甚至還會拉肚子。而回到故地後,卻又不藥而癒。這就是水土不服。
反之,原來吃慣硬水的人,突然改飲軟水,也會引起身體不適,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初到異地如果水土不服,不必害怕,一段時間後,身體就會慢慢地調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