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讀柳宗元的詩文,也讀他寂寞的一生。
柳宗元的人生只有短短的四十七年,像劃過天際的流星,縱使光芒耀眼,然而瞬間即逝,留給我們的是不捨和懷念。
他生於唐代宗大曆八年,字子厚。21歲考上進士,24歲中博學宏辭科,30歲任監察御史,後來經王叔文舉薦為禮部員外郎,一生功名此為巔峰。唐憲宗即位後,王叔文貶死,柳宗元則被一貶再貶,流離的歲月前後有十一年多,最後死在柳州,世人也因此稱他為「柳柳州」。
他從三十四歲到四十一歲都住在永州,永州地處荒僻,然而不失山明水秀。柳宗元讀書寫詩,也遊山玩水,出名的〈永州八記〉寫於此時,在文學史上,他的遊記小品也的確佔有一席之地。
柳宗元年輕時候才名已顯,不免鋒芒畢露,加以仕宦順遂,更是喜形於色,不知謙抑內斂。等到政局變革,他黯然遠離了權力核心,不只人生觀因此丕變,也影響了他的詩風,有的怡然自得,有的真情流露,在在扣人心弦。
他的〈別舍弟宗一〉是這樣寫的: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
寫的是貶謫以來魂魄的七零八落,黯淡的心緒極為傷悲,還記得在柳州江邊話別時的眼淚縱橫。這次遠離家國有遙遙的六千里路,我這投荒的逐臣,在生死的邊緣中苦苦掙扎有十二年之久。桂嶺的瘴氣瀰漫,連雲也是陰慘得像墨一樣的黑,想你即將遠遊春光爛漫、碧水如天的洞庭湖。往後我懷念你的夢,當會長留在荊門邊的樹影雲煙裡吧。……
寫盡了貶謫後的身心重創,宛如一抹愁雲慘霧的絕望心情,若非身歷其境,哪裡寫得出來呢? 詩人的人間行路竟是這般慘痛憂戚,是不是因為這樣,他寫的詩蘸滿了點點血淚,也才千古流傳的呢?
想及詩人當年寂寞心,千百年後的我讀他的這首詩,仍然覺得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