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曾盈潔大樹報導】「台灣,是全世界宗教最開放的國家。」高雄三鳳宮董事長蔡財源等八人,十四日到佛光山參訪,與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談論宗教對民間的影響力。心培和尚也指出,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就是想建立提供信眾心靈需求的道場。
以三太子為中壇元帥的三鳳宮,也有供奉佛陀和普賢、文殊菩薩,「在台灣,供奉三太子的三鳳宮被政府歸類為道教。」蔡財源認為中國道教來台灣後,台灣道教已經生活化、民間化。
心培和尚也說,小時候也把媽祖當做觀世音菩薩,更提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希望能為媽祖在佛教中定位,讓媽祖成為佛教的護法。

心培和尚認為,「媽祖在海上救度眾生,觀音也慈航普度。在我們的信仰中,不管是信仰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都是一種人格信仰的象徵,因此信者沒有必要去分別彼此。」他拿出二○○六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北港朝天宮舉辦的「媽祖紀念歌」徵曲活動中,星雲大師親自為馬祖紀念歌寫詞的DVD,播放給來賓欣賞。(人間社記者曾盈潔攝)
對宗教也有一番見地的蔡財源表示,曾思考過「為什麼二千多年前,所有宗教教主都在同一時期產生?」後來又發現耶穌與佛陀的形象感覺很像,而興起「化身」的想法,「台灣的道教拿到中東、美國去,都不能用,那些神為了因應文化、地理差異,才會融合當地風俗民情,化身成不同形象的救世主。」
心培和尚聽聞蔡財源的想法,也歡喜回應,無論是佛教或道教,「宗教就是要帶動人心善良的一面,符合大家都能夠接受的道德,才能匡正人心,維持善良風俗宗教。」
「以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為宗旨的佛光山,希望來山者,可以帶著感恩、歡喜、信心和佛陀的慈悲智慧的心回家。」心培和尚指出,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建立一個像家庭那般溫馨的道場,提供信眾心靈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