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則新聞都發生在淡水。一是曾以那卡西走唱樂團走紅台灣的李炳輝,被媒體爆出年收入不滿三萬元,為了過年,被迫得賣掉他的那把老手風琴。
另外一則是台灣首富郭台銘在淡水砸下十億元,買下三戶超過千坪的豪宅,只為了給太太當生日禮物。
諷刺的是,如果郭台銘董事長購屋的傳言是真,那這兩人就成了鄰居。
悲觀的人會說,這就是M型社會,富裕的一端買件生日禮物,出手就是上億元;貧窮的那端,被迫得賣掉謀生工具籌錢過年。
是不是M型社會還需要專家研究,不過,郭台銘的富裕,是如你我般的小民可望而不可及,看到新聞,羨慕一下也就罷了;但對李炳輝的遭遇,我們可以做的事卻很多。
我相信,李炳輝還是願意靠自己雙手與才藝賺錢,只是社會大眾對藝人的追捧總是一時的,很快就變換口味,如果藝人沒有好好規畫演藝生涯,或精益求精,很可能就會被觀眾拋棄。
李炳輝和金門王當初走紅恐怕是他們始料未及,原本艱困的兩人,對走紅到沒落沒有太多的不適應,只是,失去了表演舞台無法為生,曾將他們吹捧上天的觀眾,對他們有一份虧欠。
不只是李炳輝,還有許多過去常在螢光幕出現的歌星演員,也因社會風潮轉變,突然無戲可演,生活陷入困苦,媒體也多有報導。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如果不知道這些令人難過的事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了,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幫助身處貧困的藝人,藝人豬哥亮就表示,他對李炳輝的遭遇感同身受,願意邀請李炳輝上節目。
年關將近,由於景氣有復甦跡象,很多企業恢復舉辦尾牙,在花大錢請A咖藝人表演之餘,或許可以考慮找像李炳輝這樣被人遺忘,但滿身才藝的演藝工作者來表演,或撥出預算的一部分,捐給有需要的社福團體,寒冬送暖,豈不是讓尾牙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