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買東西時商店老板不在,你會不會付錢?跟別人意見不同時,你會打人或罵人嗎?國立教育資料館製作的「九十八年品德教育」系列教學影片,先播放這些常見的道德情境,讓學生討論,再請哲學系教授分析道德實踐的好處與必要,受高中老師青睞。
這套品德教育系列教學影片,由中央大學教授洪蘭擔任召集人,並邀集國中小老師參與,在主持老師跟學生情境討論之後,再由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以倫理學等理論基礎進行講解,每集約有十五分鐘,可以上網觀看,網址為http://192.192.169.234/ethics.jsp。
九十八年度共有七單元,包括品德教育總論、「別人可以跟我不一樣—容忍」、「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正義」、「幸福人生的祕訣
—感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公德」、「我講道理—理性」、「心中有別人—尊重」,今年度還會繼續製作其他單元。
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師徐茂瑋大力推薦這套影片,他指出,道德教育唯有透過反覆討論、思辨、體驗才能內化,這也是台灣偏於說教、訓斥的教育最欠缺的。
這套影片長度不長,先播放生活情境後,讓十位學生對情境正反各抒己見,之後再由林火旺回應,他不以哲學術語論述,而用簡單語言分析道德實踐的好處與必要。在問題情境中討論道德,事件具體、脈絡清晰,道德不再抽象,而是生活中目睹的衝突,孩子可明確判斷其中是非曲直,或直接提出不同思維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