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大師遇駭 莫里森 憑空生子

王永和 |2010.01.09
503觀看次
字級

六十四歲的北愛爾蘭搖滾大師范.莫里森(Van Morrison),日前在其個人官方網站上宣布,他的美籍經紀人琪琪.李(Gigi Lee)已為他生下一子。正當他的好友與樂迷還在為他高興之際,沒想到莫里森自己又跑出來說,一切都是駭客亂搞的假消息。

莫里森「老年得子」的消息,最先是他的好友透露的,八卦媒體聽到之後見獵心喜,立刻找上莫里森的好友詢問消息來源,得到的答案是:「莫里森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寫的。」

莫里森三世

與老爸同個模子

眾人上網一看,果然有這麼一則訊息:「琪琪與莫里森很高興在此宣布,我們的第一個小孩:喬治‧伊凡‧莫里森三世(George Ivan Morrison Ⅲ)出生了。」聲明中還說「小范莫里森,他的老爸,具雙重國籍:北愛爾蘭/英國公民和美國公民」,還不忘敘述孩子的長相,和他的老爸「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還有記者問琪琪目前是莫里森的女友還是妻子,其發言人回答說是「莫里森的經紀人」,也是他第五張現場演出專輯的執行製作人。 

一切跡象似乎均顯示「莫里森生子」的消息錯不了,於是許多媒體開始大肆報導,且報導的沸沸揚揚,搞得莫里森不得不趕快公開發表聲明,說他官方網站上那則報導,完全是子虛烏有,他的官方網站被駭客入侵,一切都是駭客惡搞。

他指出,他與妻子蜜雪兒‧羅卡(Michelle Rocca,前愛爾蘭小姐)、兩個小孩,仍然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全能藝人

與巴布狄倫並列

一則假新聞竟然鬧出這麼大的風波,完全是因為莫里森在英美搖滾樂界的重要地位。他是一個全能型音樂人,被稱為詩人、搖滾樂手、民謠歌手、藍調音樂家、音樂的智者,在西洋歌壇的地位和巴布‧狄倫(Bob Dylan)並列。有人這麼形容他,像一個有著藍色眼睛的靈魂歌者,另一方面又好像一個有著野生動物般雙眸的詩人。

范‧莫里森原名喬治‧伊凡‧莫里森(George Ivan Morrison),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出生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Belfast),他的母親曾是一名爵士歌手,而他的父親則熱衷於收集美國古典爵士和藍調唱片。受到家庭影響,他很小就對藍調和爵士樂有濃厚的興趣,十五歲那年他就離開學校走上音樂之路,參加當地的爵士樂樂隊「The Monarchs」,一九六三年成立自己的樂隊「他們(Them)」,出版兩張專輯《他們》和《還是他們》(Them Again)。

一九六四年,「他們」的首張唱片「Don't Start Crying Now」為樂隊贏得了不少歌迷,但初為歌壇菜鳥的他,似乎總是與合約問題牽扯不清。

「他們」前往美國巡迴演唱後,莫里森對美國的音樂商業失望到想退出歌壇,只好回到故鄉愛爾蘭。之後在製作人伯特‧伯恩斯(Bert Burns)說服下,單飛轉戰異鄉美國紐約發展,他的第一張單曲「棕色眼睛的女孩」(Brown Eyed Girl)。於一九六七年進入了美國排行榜前十名,這首歌也成為莫里森個人音樂生涯中的里程碑。

繁星歲月

40年來曲風更醇

沒想到這個成績並沒有為他帶上坦途,伯恩斯「只要錢財、枉顧藝人創作」的意圖,任意拼湊他在紐約錄音室灌錄的單曲,草率發行,兩張個人專輯都違背莫里森本人的期望。再加上伯恩斯不久就因病去世,讓遭合約綑綁的莫里森空有一身才華卻無法發表作品,竟在異鄉幾乎三餐不繼、潦倒度日,只好再次隱退,回到愛爾蘭的家。

不過,機會總是降臨在準備充分的人身上,莫里森單飛後就開始改變創作風格,幸運之神次年就前來拉他一把,華納唱片答應以「極不平等」的條件,將莫里森從合約泥淖中解救出來。

雖然當年華納唱片的新合約非常不平等,錄音時數也只有三個工作天,但在萬般嚴苛的環境下,莫里森堅持要實現他以爵士樂即興表現方式,完成專輯創作的夢想。

新專輯製作人Lewis Merenstein,有深厚爵士樂背景,深知以他的固有班底絕對無法完成此一壯舉,於是幫忙徵調當時三名大師級爵士樂手,包括Richard Davis、Jay Berliner與Connie Kay。透過融合民謠、藍調、福音、搖滾與爵士等各類型元素與充滿鮮活詩情意象的歌詞,再搭配莫里森充滿靈魂的嗓音,莫里森在一九六六至六七年間的精心創作,終於得以最個人化的方式呈現,在一九六八年底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繁星歲月」(Astral Weeks)。

當時莫里森才二十二歲,「繁星歲月」也只收納八首歌曲,卻被稱為史上最佳爵士樂手演奏搖滾作品的空前傑作,在美國時代雜誌「史上百大專輯排行」中榮登季軍、滾石雜誌「史上五百大專輯」中排名第十九,一九九五年MOJO雜誌「百大專輯」中榮獲亞軍、在二○○○年英國Q雜誌「史上百大英國專輯」排名第六,甚至在一九八八年更獲選葛萊美專輯名人堂。二○○八年十一月,莫里森還在美國好萊塢橢圓形劇場,完整現場演唱「繁星歲月」中的所有曲目。

拒絕商業味

堅持自己更有味

一九七三年,他在「蘇格蘭靈歌管弦樂團」的陪同下,展開他的首次大規模歐洲和北美洲巡演。但就在搖滾樂最輝煌的年代,莫里森發現在城市的喧鬧中,一切變得愈來愈複雜,思想也愈來愈浮躁,於是他離開令人炫目的搖滾舞台,躲到寧靜和清靈鄉村,使他產生了返樸歸真的願望。

一九七○年代的莫里森,像一個善於思考的學者,褪去不羈和叛逆,取而代之的是專注、虔誠的表情,以及充滿求知和渴望的眼神。他的音樂風格在七○年代後期最大轉變是藍調味道愈來愈濃重。

一九八○年代,莫里森追求純精神主題,具有鄉村浪漫主義情調,充分體現了莫里森致力於對音樂本身內涵的挖掘,並將其作為「一種治療的力量」。從一九九○年以後,莫里森幾乎每年都出版一張專輯。

從一九六○年代起,莫里森就一直活躍於樂壇至今,被認為是英國流行樂壇最引人注目的歌手及作曲家之一。由於他堅持讓自己的唱片遠離商業氣息,因此雖然專輯很多,但他在流行音樂榜上的排行卻大多並不出色。儘管如此,由於他音樂的感染力,依然吸引了大量的知音與崇拜者。

(王永和整理報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