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二○一○年的前夕,各地的跨年晚會熱鬧沸騰,許多人狂歡到半夜,雖然台北市府曾事先宣導,希望民眾維護環境,但隨著絢爛的燈光熄滅,留下的卻是十三噸的垃圾,五百多名清潔人員和義工,到凌晨三時清掃完,歡樂的參與者成了垃圾的製造者,何等的諷刺。
接著元旦升旗典禮,本是莊嚴隆重的活動,孰料被一條圍巾破壞了,繡著國旗的圍巾,本應是凝聚人民的向心力,只因是免費贈送,人潮大量湧到總統府前,卻因圍巾無法如期出貨,只有一半的量,民眾爭搶和吵架的畫面經由電視轉播,形同暴動,令人瞠目結舌。
場面脫序失控,主辦單位責無旁貸,明知群眾缺乏理性,事前應做好人員管控,動線規畫要順暢,及加強維持秩序者的訓練等,才能防患未然;而民眾也應像淨灘者的公約「只留下腳印,勿留下一草一木」,要有「只留下歡樂,勿留下垃圾;保有愛國心,無需搶圍巾」的認知,才是國民應有的水準。
但從亂丟垃圾到搶圍巾,卻讓人非常失望,滿地垃圾代表自私抬頭,爭搶圍巾象徵道德的淪落,垃圾亂丟、貪欲卻執著不放,兩相對比真是令人感慨,新年新願望,最該提倡的或許是心靈環保吧!
法雨(彰化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