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的一年又來到,回顧過去一年的台灣,有悲也有喜。面對未來的一年,我們該抱持著怎樣的心態迎接。各教界大師皆針對新年,給了期許及可遵循的方向,讓我們慢慢思量這些大德的智慧語言,以落實生活中。
三好四給 付諸實行
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世間的一切,在時間循環嬗遞下,留下歲月的痕跡,因而有了「新舊」之分。在新舊交替之際,人生的事業要不斷發展,人心的淨化也要不斷更新,所以藉由年慶因緣,我們要有新的想法、新的貢獻、新的道德觀念、新的服務精神。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以及「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四給」精神作為行動力,落實這個時代人類共同的目標—「同體共生」。
各司其職 恪盡職守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理事長李玉柱:去年無論好與壞皆已成過往,面對全新的一年,一貫道秉持孔老夫子「吾道一以貫之」的精神,期待大家善盡本分,盡己之心扮演好為人子女、父母、長輩,乃至於職場中的角色。
此外,還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替對方著想,正如曾子提倡的「忠恕之道」,我認為「忠恕」二字,可提供大家作為面對新年的應世之道,即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以和相待,最終達到《中庸》「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清淨無為 行事中道
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迎接新的一年,自然會希望有全新的氣象。站在推動人心淨化的宗教立場來看,尤其是依照中國傳統衍生的道教,更是強調「吉祥好運」、「趨吉避凶」的五行觀念。
道教向來強調「清淨無為」,迎接新的一年,期待人人能清淨不妄為,生活不要浪費。「無為」並非無所不為,而是要有計畫行事,做事皆要執中適宜,深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一切善惡,冥冥中皆有天地共鑒,凡事順應天理而行,如此就能在新的一年帶來吉祥與好運。
放棄成見 打造民主
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建國將邁入一百年,這是值得驕傲的歷史,可惜一路走得坎坷;至今兩岸的基本人權、自由和民主未能徹底落實,老百姓沒有享受真正的福祉。
慶祝台灣建國一百年,除了祝福國泰民安,我更殷切期待兩岸同胞能夠攜手同心,追求「意識型態放兩邊,人民福利最優先」的目標,用心打造台灣成為人人擁有民主、法治、自由、基本人權的「成熟版」亞洲第一共和國。
多行善舉 從家做起
中華民國天德教總會秘書長余榮生:「盼望」是大家每到元旦總有的祝福與期許,這也是支持人類繼續前進的最大動力。回首過去一年,雖天災人禍不斷,氣候環境也隨之變遷,然而大環境愈是不利,愈要更加緊凝聚「善的力量」,積極推動社會公益服務,將義行善舉遍布社會各個角落。
要如何做起呢?我認為要從家庭出發。隨大環境的改變,「家」的概念逐漸式微,尤其天德教著重發揚中國固有倫理道德,更強調一切教育得從家庭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