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確定將低劑量維他命從藥品改列食品,近日對外預告,未來綜合維他命將可在賣場、超市販售,然而藥師公會指出,部分大品牌已有固定愛用者,售價未必會隨著調降;此外,維他命吃多了會有毒性,建議改列食品後應搭配警語,以免民眾輕忽。
長久以來,歐美國家將維他命視為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反而台灣一直都以藥品管理,因此國人總口耳相傳:「國外買維他命方便又便宜!」事實上國、內外成分是一致的,因此包括立委、消費者團體均要求衛署比照改列食品,讓維他命沒理由開出「高人一等」的售價。
衛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籌備小組召集人康照洲表示,專家委員會日前達成共識,將檢視包括善存等三百八十多種藥品級維他命,如果符合國人膳食營養素攝取量一點五倍以下,改作為食品級的維他命,未來這些廠牌的廣告詞,也不能宣稱有治療效果。
然而價格是否能如願調降,康照洲表示,取決於市場機制,衛署無法要求廠商降價,此外,他指出市面上本就有一些國產的食品級維他命,價格也不見得比較便宜。生產善存的輝瑞大藥廠表示,還未看到衛生署預告的內文,對價格調整目前無法評論。
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曾中龍質疑,衛生署為了價格因素,把藥品級維他命改列食品,「有這個需要嗎?」他指出,維他命價格居高不下,被列管為藥品只是一個藉口,主要是廠商自恃品牌優勢,若廠商無意或沒有降到合理價格,政府也無計可施。
此外,曾中龍指出,民眾現在對藥品級維他命,都可能因濫用而中毒,未來到處都買得到,若沒有另增警語或輔以衛教,可能成為潛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