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台灣棒球迷而言,可說是最寒冷的一年,先是多名旅外返國或A咖球員疑涉嫌打假球,最近又發生興農牛隊與鐵捕葉君璋不續約,欲投效兄弟象隊,但須牛隊同意。這兩件事看似沒關聯,但深入探究卻可發現中華職棒勞資的不對稱。
打假球事件爆發後,不但涉案球員成為罪人,連帶使其他球員成為被監控對象,某支職棒球團老闆甚至說,不惜請徵信社監視球員一舉一動,若發現球員私自與簽賭集團交往,便立即解聘。
雖然球員的確不該與簽賭集團有來往,但球團權力也不應無限上綱,可是似乎沒被質疑是否有妨礙球員自由之嫌。
其次,牛隊突然投下不續約葉君璋的震撼彈,原因為何,牛隊說法是他不符合戰力需求,但翻開他今年的攻守成績,表現沒有大幅下滑的現象,於是眾說紛紜,牛隊並被質疑是因葉君璋不聽球團勸導,擔任球員工會理事長,而被開刀。
中華職棒難以杜絕假球,固然是因球員不自愛、政府取締簽賭不力等,但球員薪資無法與美、日、韓等國相較,也是原因之一,若這種不對稱的生態不改善,中華職棒勢必難有徹底的改革。
廖經庭(桃縣觀音/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