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寫經典通常以書法行之,中國書法以漢字為書寫體,篆、隸、楷、草各有特色,以何種書體抄寫經書最妥適?
台北藝術大學、華梵大學李蕭錕教授指出,唐代刻版尚未興盛,佛經典籍都依賴手抄,而民間抄寫的佛經書法筆法率真,傳統書寫歸納諸多手抄經文的風格,給予適當的筆法分析,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用筆方法,即稱「寫經體」。
一九○○年,在敦煌所發現的南北朝隋唐抄本中,有極精美的書法,這些寫本,多數是信徒發願寫的,有的自寫,有的請人寫,有的是為父母或其他親屬寫,這些抄本的書體,有個專有名詞「經生書」。「經生書」前期為隸書,後期為楷書,可看到書法由漢隸過渡到唐楷的變化痕跡。
現代人的書法文字多承襲唐楷,以往學校書法課的經驗,也大多練習唐楷的顏(真卿)柳(宗元)書體,過去寫經者傳抄也以此兩書體為最風行。
佛光山抄經堂法師提醒,其實抄經只要能夠讓心專注、靜心,什麼字體都是可以的,但建議初學者不管以何書體抄經,都需一筆一畫慢慢書寫,建議以大家熟悉的楷體入門最恰當。
此次「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給大家抄經的底本也是楷體,特邀請一位在家居士書寫,因為是來自民間,較一般臨帖拓本端正嚴謹,筆法較為自然放縱,目的是希望能讓每個抄寫者在書寫時都能行氣連綿,展現出活躍生命力。
百萬心經入法身,邀請您與佛同行,詳情請洽佛光山寺(○七)六五六一九二一轉一二一二至一二一九,或佛光山各地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