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眾要賣帳戶,必須要有閒置帳戶,這些帳戶幾乎都是已經開在銀行但長期不用的「靜止戶」;由於靜止戶重新啟動後,約有三分之一會變「警示帳戶」,金管會已釘上靜止戶,要求銀行業開始注意監測。
大型銀行業者透露,金管會近期要求銀行業監視「靜止戶」被重新啟動後「一個月內」的資金往來狀況,主要監控重點,在了解這些帳戶是否突然有大筆資金匯入,資金匯入後是否又馬上被領走。若真有疑似被詐騙集團利用狀況,銀行會先考慮凍結帳戶資金,讓詐騙集團無法馬上領到錢。
過去由於開戶門檻低,很多人喜歡到處開帳戶,但開了戶後又不常用,讓銀行和郵局「戶滿為患」。中大型行庫,像台新、台北富邦、國泰世華及中國信託商銀等,動輒都是三百萬到五百萬的總帳戶數,郵局的總開戶數更已經高達二千多萬戶。
中國信託就表示,長期未動用的帳戶若要恢復往來,存戶本人必須親自到銀行辦理恢復信用手續,銀行也會要求當事人提供相關身分證件,以確認是「本人」來啟動靜止戶,還要了解當事人恢復帳戶的目的。
但不管銀行或金管會如何監控,當事人若在啟動靜止戶後,就是為了賣掉帳戶,主管機關和銀行還是無法有效管制,只能消極防範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