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疫苗緩打潮的後遺症逐漸浮現,近一周住院病例通報數原本只有三例,昨天卻一口氣新增五例,其中一名有糖尿病史的婦人,新流感病毒引發雙側肺炎,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必須依賴葉克膜才能維持心肺功能。
疾病管制局表示,通報顯示,截至本周一,新流感住院病例數累計為八百二十二例,首度連續三天沒有增加,然而自從中部一名醫師舉行記者會,公開質疑七歲兒子的死亡與接種新流感疫苗有關後,不但男童校方暫緩第二劑疫苗的接種作業,這波緩打潮也蔓延開來,使得單日接種人數近日屢創新低。
昨日最新通報資料中,卻一口氣新增了五名住院病例,副局長周志浩表示,其中四人沒有接種疫苗,一名九個月大男嬰雖接種了一劑疫苗,但因需接種兩劑才足以形成保護力,因此仍然感染了新流感;四名成人中,有兩名五十歲出頭的患者因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經調查分別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有一人因為心肺功能無法負荷,甚至需要使用葉克膜。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李秉穎表示,緩打潮來自對疫苗沒有信心或是錯認接種人數已達集體免疫的假安全感,事實是目前過半民眾沒有抗體,而且歷史教訓中,新流感的第二、三波威脅性,快則數月、慢則數年都會持續存在,實在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宜自行下結論否決疫苗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