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擴大開放美國牛肉政策引發爭議,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昨天細說決策過程。他表示,對於公投結果無論如何,他都願意接受,但是台灣夾在美、日、大陸間,好比以百分之一的力量周旋於百分之四十的力量,三大之間難為小。應廣結善緣,跟三方變成好朋友,不應逢什麼必反。「如果與其中一個鬧翻,其他兩個恐怕也不會理你」。
他說,政府的政策是「和中、友日、親美」,但過去一年半兩岸簽定十二項協議,和美國卻無法簽成任何一個協議。他表示,政府經過一年評估後,確認不影響國人健康,才選定美國朝野一致重視的美國牛肉問題,希望開啟美國關係進入新的境界。
蘇起表示,以韓國模式與美國簽訂台美議定書,是國安會向馬總統提出的建議,他會負責。現在有人藉美國牛肉議題,戰略反中、戰術反美,大家應想想這樣對台灣好不好?
他說,美國新總統歐巴馬上台,歐巴馬和國會都比以前更重視貿易,但台美貿易從過去的百分之二十五降到現在的百分之十五,過去一年兩岸政經順利,但台美政治上升,經濟下降,這是奇怪的現象,牛肉是美國行政、立法部門及朝野兩黨都高度重視的關鍵議題,「我們希望面對處理。」
「外界質疑台灣是因美國壓力才開放,但如果是這樣,政府不會花一年的時間做評估。」蘇起表示,馬總統指示第一優先要重視國人的安全。我方花一年時間做三階段評估,第一階段由衛生署做很多研究,帶隊到美訪查,評估開放後風險極低;第二階段國安會向總統提出循韓國模式簽定議定書建議,中間開了很多次會,聽取很多次衛生署的報告。
最後總統裁示採韓國模式後,即進入第三階段,由各部會和美國直接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