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傲慢 疫苗恐慌症的病毒

宇君(台北市/媒體工作者) |2009.12.24
800觀看次
字級

一名七歲男童疑似接種新流感疫苗致死,雖然疾管局已排除關連性,但仍造成恐慌,為釐清死因,疾管局打算修改傳染病防治法,未來只要疑似疫苗死亡個案,都要強制解剖。

自從新流感疫苗施打以來,暈針、高燒不退、神經麻痺,甚至死胎、疑似致死等不良反應事件愈來愈多,雖然疾管局一再信心喊話,聲明疫苗絕無問題,卻無法讓民眾安心。

筆者以為,施打疫苗是否真的引發這些不良反應,的確還需要確認,不過,事發以來,疾管局狹隘專業權威與官僚心態的雙重傲慢,導致危機處理不當,才是引發民眾恐慌的元凶。

從學童集體暈針事件開始,疾管局除了一再對媒體宣稱疫苗絕對沒有問題,引發暈針等不良反應是其他因素造成外,就沒有其他積極作為。

接著發生高中女學生施打後引發神經麻痺事件,疾管局無論是要求事件當事人提起訴願,還是通知調查結果,全都是冷冰冰的官僚作風,讓當事人除了恐慌,更感到憤怒。

對醫療專業人士來說,應透過科學儀器詳細研究疫苗與人體接種後反應的關係,找出真正原因,但這必須經過一系列的嚴格實驗,才有辦法找出證據(這也是為何疾管局會要求疑似死亡病患病理解剖的原因),然而對市井小民來說,哪懂那麼多,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我的孩子好好的去打疫苗,卻出事了,直覺認定疫苗有問題。

身為掌握醫療專業與保護國人健康的疾管局,無法體會人民的焦慮不安,制式化的對待毫無相關知識的百姓,縱然研究結果與疫苗無關,但糟糕的處理態度應該被糾正。

畢竟,百姓會萌生疑問的根源,是決定大規模施打的官方機構,如果政府不決定全國性施打,也許還是會發生胎死腹中、施打後死亡的孩童及癱瘓的女生,但卻不見醫學專業人士告訴百姓發生機率多少?施打是否會提高機率?掌握醫學專業知識的專家學者,明知大規模施打會出現難以釐清問題,仍決定全國性施打,卻在事發後不顧當事人感受,只搬出冰冷的醫療專業術語,聽在市井小民耳裡,感覺只是在撇清責任。

不要讓人民覺得人命不過是統計數字,對官員來說,特殊案例或許很少,但對碰到的當事人來說,卻是改變一生的時刻。

人民要的,其實不一定是科學證據或解釋,相關單位應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傾聽民眾的聲音,用人民聽得懂的話溝通,若只端著專業權威的架子,說疫苗與致死事無關,恐怕難讓人信服。

宇君(台北市/媒體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