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昨天下午在台中簽署兩岸標準檢測及認驗證合作、漁船船員勞務合作、農產品檢驗檢疫等三項合作協議。雙方並確認明年上半年舉行的第五次會談協商議題,分別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和智慧財產權保護。
第四次「江陳會」昨天上午在台中市展開,會談順利、氣氛良好,原定的兩岸避免雙重課稅與稅務合作協議,因技術問題暫未簽定,只簽署三項協議。江丙坤表示,如果簽署協議內容不完整,造成後續很多爭議,還不如在延後期間做更細膩的規畫,讓執行更方便、更正確。
雙方也就ECFA議題進行原則性交換意見。江丙坤說,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刻不容緩,但在推動過程也必須正視兩岸在總體經濟規模、體制上的差異。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表示,大陸會考慮台灣市場容納與台灣民眾的承受力,以「利益最大化、代價最小化」為原則。
陸委會指出,歷經四次「江陳會談」,兩岸兩會的制度化協商已邁入常態化階段,有助於建構安全穩定的國家發展環境。對這次達成的三項協議,陸委會說,這些都是因應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強化兩岸經貿交流秩序亟需優先處理的經濟議題,陸委會表示高度肯定。
「江陳會」中,雙方也檢討過去簽署九項協議的推動執行情形,特別在加強大陸觀光客來台、空運航班增加、三聚氰胺事件求償協處、共同打擊犯罪、推動陸資來台、人民幣拋補等議題交換意見。
至於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陸委會表示,雙方已就重要內容取得共識,但由於涉及較技術性的問題,還需溝通,完全與主權或政治考量無關。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如果修法進度順利、兩岸順利簽署完成,最快也要等到後年才會實施。
陸委會副主委高長則透露,原因主要還是中小企業台商不希望稅籍資料「全都露」,向台灣及大陸同時遊說的結果。
馬英九總統表示,談判團隊是以對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為原則,若末達此原則或對台灣不利,寧可不簽。行政院長吳敦義則表示,緩簽租稅協議不涉主權問題,而是大陸對課稅認定突然有不同意見,認為應以來源地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