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筆字除巡迴展覽外,佛光山逾千名弟子每人也都獲一紙墨寶,做為漫漫修行路上的座右銘。許多人因大師一句法語的力量,改變甚至影響一生。

當時拿到大師墨寶,看到「感同身受」四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永固法師形容,猶如閃電從心中畫過般的震撼,「『感同身受』代表慈悲,這是佛教基本的精神,亦是我出家二十六年來,待人處世一貫的原則。」
星雲大師曾言:「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慈悲心。」永固法師表示,「感同身受」四字,猶如大師再次授記,讓他省思是否如實感受眾生的苦與樂,尤其新任職叢林學院院長一職,讓他再度思索,如何貼近學生的心,將自身不假思索,且運用自如的佛法行儀,提供學生最適切的引導。(圖/心培和尚提供)
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表示,大師贈予的墨寶,看的不是外相,而是像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唯迦葉尊者會心微笑般「以心印心」。
心培和尚舉自己拿到的墨寶「一二三四」為例,文字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佛法與處事的真理。心培和尚表示,「一二三四」可解讀成行事須有條理、有計畫,凡事按照原則有次第行事,如此無論是在處理例行或面臨突發狀況時,才能展現出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分工合作的效益。
站在弘法者的角度,心培和尚表示,佛法經藏浩瀚廣大,向大眾開示佛法或是書寫文章時,要讓傳統佛典與現代生活相互對應與融合,正是須透過化繁為簡,精確且重點式的提綱挈領,讓所聞者掌握明確方向,而大師平日著作與開示就是最佳的身教示範。